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七十章 幼龙初长成(2/3)

这甲这么好,得提高制造速度才行,若是威北营能一人穿一套这种甲,上了战场上,岂不是所向披靡?李得一边与眼前的孩子们一起吃饭,边美滋滋琢磨这事儿。琢磨来琢磨去,李得一就想起当初自己在气壮境修习时,师父曾让自己去刀甲营跟着那些老铁匠练习挥小锤,借此来打熬自己的力气。

这工夫李得一想起来了,当初因为自己和合境已经修成,识海对手臂控制精准,每一锤都能敲在点上,那老铁匠还着实夸奖了自己一番。想到这儿,李得一还得意地笑了出来,自己虽然对火候把握不住,但铁锤真是挥的不错。

“啊呀!”蹦起来大吼了一嗓子,“对啊,俺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李得一拿手猛拍了自己脑门一下。正好这工夫孩子们也都吃完了晌饭,李得一把他们集合起来,带到了钢铁学堂的一间教室之中。

对着自己手把手教了这些年的孩子,李得一直接就开口说道:“等你们长大了,都要上沙场为咱威北营效命。”这些孩子现在心中也都知道这事儿。经过李得一这么多年耳濡目染的熏陶,都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练成本事,为威北营效力,为父母兄弟姐妹报仇,在沙场上奋勇杀敌。

李得一瞅了瞅孩子们,接着说道,“上了沙场,就得穿铠甲,拿刀枪,才好敌人搏命厮杀。刀枪能杀敌,铠甲能保护你们不死。俺已经交过你们持枪刺杀的技巧,今天俺决定开始传授你们打制铠甲的方法。”说着话,李得一转过身搬起一个木盒子,里面装了满满一盒子小铁锤。

把这些小铁锤挨个给孩子们发下去,让他们各自保管好。李得一就开始给这帮孩子按照自己编的标准教材,简单地讲起了如何打制护甲片。李得一跳过了热处理那部分,直接给孩子们讲如何锻打。热处理那部分三五年都难以掌握,目前还只能靠三位铁匠夫子来完成。

简单讲完一遍之后,李得一就把孩子分成了两批,那开始修原气的十三个孩子,李得一带着他们去铁匠夫子鲍山那里听课。剩下的孩子,李得一给他们发了纸笔,让他们先抄写那篇标准教材上的内容。

那十三个开始修原气的孩子果然不负李得一所望,学起锻打来非常的快。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已经能熟练掌握锻打的技巧,而且落锤也很精准,就是气力还略有所不足。不过这不要紧,只要等到进入气壮境,这十三个孩子的力气就会大增,到时就能帮着李得一打造乌云甲。唯一可惜的是,现阶段,还是没有办法大量制造这种乌云甲,只能由李得一和周全两人一套一套慢慢打制。小刘医官那套铠甲,是李得一不眠不休赶工,才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若是正常来讲,俩人打一套这乌云甲,少说也得要三个月。

“杯水车薪啊!”李得一忍不住感慨道。谁不想大手一挥,铠甲就一套套自己从作坊里长着腿跑出来,想归想,饭还是得一口一口,事儿还是得一步一步做,急也没有用。少年,慢慢熬吧。其实说白了,威北营现在举步维艰,自己造点铠甲都这么费劲。还是因为那二十年平周朝廷持续打压下来,威北营给生生压制的元气大伤。

狄大帅当年被害死,天下间不知有多少豪门世家在其中参了一脚。狄大帅死后,也不是没有权贵世家向威北营抛出招揽之意。那时候威北营刚成了没娘的孩子,谁都想来欺负一把。狄大帅当年在临走之前,也是知道自己这一入中神城,就终身再难踏出半步。自己留下的威北大营,必然会成为各方势力争抢的一块大肥肉。

可狄大帅他老人家久在军中,自然比那些权贵世家更懂得军中的情况。所以狄大帅在临走之前,也进行了一番布置,留下了后手,为威北营保留了一线生机。当时窦家这最后一任天子由于是得文官扶持,这才能登基坐殿,所以这位名叫窦弼的天子继位以后,就极其不相信武人,甚至为了压制武人,还特意制定了很多种新的策略。其中一条,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简单来说,就是大将不能久在军中,平时就在家里呆着玩乐,等来了战事,才能跟皇帝讨来半块领兵的虎符,与枢密院的另半块虎符对上之后,才能拿去兵营,调起兵马统兵作战。

这种制度,有效的削弱了大将对兵士的控制。而狄大帅当时,正是利用了这个制度的漏洞。狄大帅在临走之际,把对威北营忠心耿耿的一部分年轻将官,全部分派到各小营当把总,千总,孙老医官正是在那个时候,领了伤兵营,当了医官。

当时孙老医官很不理解狄大帅为什么这么安排,按照他们的想法,大帅走后,应该指定一个人,然后上书朝廷,继承威北营的将位才是。当然了,这人必须有足够的军功,以及相应的朝廷军职才行。要么说这帮子嫩头青看不清天上的的云,孙老医官这帮当年威北营的青年顶梁柱,还都个个摩拳擦掌,暗暗较劲,想接手大帅留下的空位。

可狄大帅早就看清了朝中大臣和皇帝的安排,所以不顾底下青年将官的群情激奋,硬是不讲道理地把他们压了下去。那时候狄大帅动辄就找他们的毛病,连军服不整这种小错,都能挑出来,然后直接给你官降几级,罚到各营当把总,千总,甚至当伍长的都有。如此一来,虽然威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