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粮草太重要(2/2)

子”,还不如叫爷爷呢,最起码是个大辈儿。天下人都相信,这不过是平周太祖谦虚的说法而已。对此,我只能说,不同文化背景,解释为什么有人会叫“孙子”实在是个大课题,要是写篇论文解释解释,a4纸起码得七八页。

所以,为了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突袭,晋军必须广布哨探,做好一切防御工作。而且行军的阵列也必须做出变化,大军必须把粮草辎重围在中间,不能让敌人到自家的偷袭粮草辎重。在自己家地盘上时,为了大军行进速度,大可以把粮草辎重落在后头。

第二条,为了保持大军整体的士气和全军的体力,为作战考虑。行军速度也必须慢下来,现在一天只走三十里路。因为每天若是行军超过四十里,兵士就会感到疲惫异常,即便歇息一晚,第二天也难以恢复。连续几天这么行军,兵士由于长时间疲惫,就会心生不满,导致士气下跌,兵无战心。

第三条,这将近两万人,每天光吃喝拉撒,那个量就非常惊人。若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行军,只要一个命令传到,沿途的州县,各府,都会给大军提前征发民壮,给过路大军准备好营盘,做好伙食饭菜,这样一来,就能省事许多。因此之前在自己地盘上行军时,郭无常率领大军每天可以走六十多里,反正到了地方就有人给端出来热乎饭菜,营帐也都是现成的,自然可以每天多走些路。

现在到了威北营与晋军地盘的交界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什么都得靠自己。所以,晋军每天都要专门安排民壮和兵士,负责安营扎寨,搂草打柴生火。这就要凭空多耗费许多人力,但不做又不行,人总得吃饭睡觉不是。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各地文官深恐大军从自己治下州县经过的原因。不提个别的军纪败坏的扰乱地方,单是这几万人的伙食准备,那就是个大窟窿。若是准备不出来,让大军饿了肚子,谁知道这帮饿急眼的丘八会不会把那些文官的府衙给拆了。

再者说了,为大军准备应用之物,往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东西,可都得花费枚银钱的。若你是个清官,这就要了老命了,往往是得倾家荡产贴补出去,还不一定够用。若你是个贪官,也够受的。贪官搜刮百姓,往往需要提前立好名目,到时才好巧取豪夺。可这大军经过,往往只提前两三天通知给地方州府县衙。这么短的时间里,再厉害的贪官也搜刮不出这么些钱来啊,所以他们也只好先拿自己的枚银钱垫上,免得惹怒了这帮不讲理的丘八。贪官往往都爱财如命,让他们把好容易搜刮来的钱财,就这么白白送出去,还是送给一群丘八。更要命的是送出去之后,自己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利滚利的发大财,这滋味儿,简直比拿刀子戳他们的心肝都疼。

什么?有人说地方州府不都是有府库银可以动用的么?平周朝自打开国太祖崩了之后,天下的吏治也随之开始崩坏。历任地方官上任之后,第一件要事,就是查清前任欠下的府库银子,把这笔帐查查清楚咯,别让自己坐了前任的屎盆子。知道了吧,这平周朝还在的时候,天下各地的府库银子,从来都是欠账,那是一点儿现钱都拿不出来,遇到花钱的事儿,往往是与百姓士绅摊派。只有个别清官在任上之时,才会留下点府库银子。

李得一看着山下郭无常大军开动了,转身对着身后仍在歇歇的兵士下令道:“咱们也行动起来!” z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