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零六章 进攻爱尔兰(三)(1/3)

爱尔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暴涨的事情自然瞒不住传媒的眼睛,很快第二天各种猜测展天盖地而来。

首先发难的是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这个美国国内最大的财经报纸先是用大幅版块报道了产生在爱尔兰国债市场上的事情,论述了事实之后随即笔锋一转,将这种变更回结到爱尔兰政府不计本钱地救助爱尔兰银行系统上来。

“预计可能还需要350亿欧元左右的救济资金,才有可能彻底地解决爱尔兰银行系统存在的坏账问题,但这一切的条件是爱尔兰政府能够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来,并且不会造成市场恐慌。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能做到这一点非常艰苦。分析师认为,爱尔兰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接近一个天文数字,假如在这个时候评级机构降低他们的信用等级,那么危机随时可能爆发!”他们这么写道。

彭博社的观点是:“在爱尔兰全国建筑协会被爱尔兰政府吸收之后,爱尔兰的两大银行爱尔兰银行和爱尔兰联合银行也陷进到由于房价崩溃而造成的危机当中,目前它们已经吸收了政府数轮的救济。让市场感到困惑和不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爱尔兰政府并没有选择让这些银行进行吞并重组,而是直接选择了救济,这明显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拿纳税人的钱往救助≦,..大的金融机构,且不说这样会导致什么样的民意,就单说这种行动并不是资源最大化的举动。”

而英国的《金融时报》则直接和两位同行唱起了反调,他们直接说:“外界对爱尔兰政治和财政风险的疑虑过于夸张,猜测爱尔兰经济复苏速度将快于其他二线欧洲国家……尽管爱尔兰银行业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利空消息,但市场对该国经济改革的担心实在并没有那么严重,由于该国私人部分经济机动性较高。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流进,且劳动力市场正在重新获得竞争力,该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可能比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等其他欧元区国家要快。”

双方的媒体观点迥异,几乎是针锋相对,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不过在目前的形势下不算出奇。由于双方都代表了各自的态度。

但是对市场而言,即便欧洲的媒体说再多勉励打气的话,依然打消不了他们心头的怀疑,由于在玄月份爱尔兰政府发布,今年的财政赤字可能盘踞到全部的32%,而欧盟内部的规定是成员国财政赤字要低于的3%,相比起这个规定来爱尔兰政府现在的规模整整是这个规定的十倍,这无论如何也难以打消投资者心头的疑虑。

恐慌在持续,抛售也在持续。

这一天尽管欧洲财团也再次出手买进爱尔兰的国债。但收益率依然保持在7%,卖出的规模还是盘踞了上风。而爱尔兰国内银行业的,则在这一天直接突破了500个基点,显示市场依然对爱尔兰银行业有着较大的担心。

第三天,市场这种情绪终于蔓延到了其他国家。

葡萄牙的十年期国债市场也涌现了波动,一些机构开端尝试着抛出手头上头寸,使得葡萄牙的国债涌现了幅度不小的上涨。希腊和西班牙的国债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

同时市场上传出一则流言,声称某些外国银行和机构正在偷偷地减持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的国债。他们从第二季度就开端减持。六月底的时候葡萄牙、爱尔兰债券的外国持有比例已经降落了20%。

这个消息一出,自然又引起了市场的担心。

毫无疑问。像太平洋投资治理公司这样的债券巨头,是流言当中欧洲以外的银行或者机构的代表。他们毫无忌惮地在市场上抛售自己的头寸,无疑是验证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

难道除了他们国内机构以外,其他的银行或者机构真的不看好这些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债券?这是每个债券交易员心头上的疑问,惋惜到目前没有任何答案。

第四天,爱尔兰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保持在7.5%的程度。这种借贷压力使得爱尔兰政府再也坐不住了。当天晚上,勒尼汉被迫提前发布了一份原打算于月中才颁布的财政预算削减方案。

爱尔兰政府开端主动地安抚市场的情绪,他们出招了。

在这份方案当中,爱尔兰政府发布在明年增长约60亿欧元的储蓄或税收,约占的3.6%。同时在未来三年削减90亿欧元的财政支出。目标是在2014年将财政赤字降低到欧盟标准的3%。

和这份方案同时颁布的是,在下月7号爱尔兰政府将颁布其2011年的财政预算方案。

很明显的是,这个声明是用来安抚投资者的。但很快就有人根据这份方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

古德曼的分析师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对勒尼汉的声明发表了见解,某个不愿意流露姓名的宏观分析师对彭博讲,这个财政削减方案能否让投资者信任爱尔兰政府有能力应对目前的财政困境,是决定它们终极是否向或者欧盟求援的要害。这名宏观分析师表现,尽管目前爱尔兰政府大约还有200亿欧元左右的现金储备,这个数字保证他们在进行新一轮救助银行的基础上至少在年前不需要增发新的债券来募资。但这些金额非常有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