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原野3(2/3)

柔》,1o4,由周至柔曾经部属方耀回忆,内容较详,态度较正。]

“先生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之前就拒绝了6军的建议。”钱大钧不懂周至柔的意思,一边的航空顾问陈纳德听到‘hs.123-1’,顿时猜到是什么飞机,再通过翻译,他也了解了常凯申电报上的意识。“hs.123型飞机携带弹药量太少,度非常慢,它们难有什么作用。先生们,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只有郑州、开封、许昌、周口、漯河五个机场,按照计划,我们只能把它们安排在漯河,但以它们可怜的航程,最多只能在战区上空呆半个小时。”

陈纳德专门看过这种双翼轰炸机,在他看来这完全是鸡肋——挂载副油箱时,飞机航程仅八百六十公里,此时只能携带四枚五十公斤炸弹,总载弹量只有两百公斤;若是机腹下不挂载副油箱而是挂载两百五十公斤炸弹,那航程就只有可怜的四百八十公里。漯河机场到战区上空近乎两百公里,轰炸机最多在战区上空呆半个小时,也许还不到半个小时。

陈纳德说这是错误的,有实际的考虑,也有不喜欢德式飞机的潜在意识。钱大钧是不懂飞机的,他只能看周至柔和毛邦初,其实毛邦初也不太懂。周至柔不好说话,倒是参谋长晏玉琮道:“这型飞机确实有航程过短的问题,作为轰炸机来说载弹量也过小,只有四百五十公斤,但第6大队使用后反应,该型轰炸机投弹较一般轰炸机精确,15中队这半个月用它炸了不少日本巡逻艇。我看委员长是知道这件事情的,这才要调这些飞机去支援6军作战。”

钱大钧本来是要听顾问陈纳德的,晏玉琮一说委员长知道,他便改了主意,但他还没有说话,周至柔却担忧道:“飞机安排在漯河机场是不行的,这里太远,最少也要安排在许昌,只是预计进攻的时间就在这两天,我们调整的时间够吗?”

“进攻时间定在几号?”钱大钧顿时有些惊醒,飞机是极为娇贵的,此次作战几乎是空军全体出动,自己真的还有时间调整吗?

*

武汉的夜晚就是欧洲的下午,此时李孔荣正和药物研究室的萨本铁、王应睐等人喝下午茶——他来瑞士不为别的,他就是要看看自己的摇钱树长多大了。

李孔荣在乎的是摇钱树,可萨本铁和王应睐两人却一个劲的在说自己的重大现:提纯的青霉素对小白鼠、对研究所某个人的结核病有奇效。喝着茶吃着饼干的李孔荣静静等他们说完,这才开始问自己的问题。

“现在菌种筛选的情况怎么样?”李孔荣放下茶杯,说起自己的正事。

“这个……”作为主研究员的萨本铁收敛了笑容,摇头道,“还是很不理想,目前的菌种每毫升只能生产二百九十个单位的青霉素,提取并不问题,问题在于产量。”

“二百九十个单位已经不低了啊!”李孔荣震惊道。他记的当时青霉素研究员从澳大利亚批市场弄到的烂哈密瓜菌种产量也就只有两百个单位出头,自己的菌种产量都快接近三百了,工业化生产应该马上提上日程。

“这个……”上次李孔荣来的时候,就和萨本铁谈过了青霉素项目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得知青霉素的功效后,他一直很注意青霉菌的单位产量,并且还请物理实验室的人计算。现在见李孔荣惊喜,他把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来,道:“上次汉盛兄提的深罐酵法我们已经测算过了,以现在的菌种产量,做出来的青霉素成本非常高。”

“有多高?”李孔荣接过报告,哗哗哗快翻了几页,却见最后成本写的是‘五十……英镑!’

“这怎么可能?!”他大叫起来,“五十英镑?这是多少剂量?”

李孔荣的大叫把萨本铁和王应睐吓一大跳,可李孔荣却不自知,他道:“采用深罐法就是工业化实现的根本,还有飞机螺旋桨,利用飞机螺旋桨产量可提高十倍,还有用玉米浆,这是最低成本的培养液……”

李孔荣乱七大通,说的全是他道听途说来的东西,历史和军事他是极为了解的,但是医药他知道的也就是大路货和架空,人家青霉素都是几下功夫就搞掂的,自己把一切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了萨本铁,怎么就搞出个一百五十美元的亏本青霉素呢!!

“你们一定是算错了!”李孔荣气愤道,他是动了真火。后世的信息怎么会错!架空怎么可能有错!人家就这几个办法嘛——菌种、玉米培养液、罐式酵、飞机螺旋桨搅拌(可使酵罐里的培养液接触空气,增加反应面积)、无菌空气,还有什么?!还有什么?!

“汉盛兄,这是……”萨本铁王应睐被李孔荣吓住了(十多年后两人得诺贝尔奖时感慨道,好在当初李上校了一通脾气,不然青霉素永远不会量产),此时是隔壁的支秉渊跑了过来,他听到李孔荣怒不可遏的声音。

“这到底是谁算的?!”李孔荣拿着那份成本报告,瞪着支秉渊说话。

“这是华……华教授带人算的,当时他算了三次……”支秉渊还是莫名其妙,他不知道李孔荣哪里不高兴了——他从未见李孔荣这么大的火。

“哪个华教授?他是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