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期盼(2/3)

就相信常凯申的判断,敌人不会进攻商丘,而将占领兰封。其实占领兰封和占领商丘的意义完全一样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从洛阳起就从西向东横切中原大地,但到了兰封,它忽然硬生生转了一个弯,几乎垂直的往北而去。与之对应的是,从洛阳开始就一直平行黄河的陇海铁路,也在兰封拐了一个弯,往南而去。

商丘在兰封以南的陇海线上,第14师团即便占领,也只能据城而守,未必能切断徐州大军退路的同时还有被国军歼灭的危险;可兰封就不一样了,兰封距黄河陈留口不到十公里,既可切断陇海线,又便于获得黄河北岸的补给,可谓一举两得。

杜聿明想着日军指挥官可能采取的作战计划,此时88军除了第三坦克旅未入役外,两个装甲旅、两个自行车摩步师已经入役。这支四万多人的大军雌伏在兰封、菏泽、商丘之间的北关镇,这里北距菏泽四十八公里,西距兰封四十五公里,东距商丘五十四公里。如此布置的用意是在日军辎重、重炮部队向兰考大举开进时,于敌未展开之际歼灭三十公里外的敌军。

对于步兵来说,三十公里的行程要走一天,但对装甲部队来说,三十公里的行程最多只要两个小时。没有预设阵地、野战工事的日军,根本无法抵挡第88军的装甲铁流。一旦日军辎重、重炮部队被端掉,那只有掷弹筒的日军将被豫东集群吃的一干二净,至于陈留口,他们死也到不了哪里。

作战计划就是这样间谍,不过在杜聿明看来,更好的办法还是在菏泽以北作战,可惜菏泽没有铁路无所不能的李孔荣终于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虽然120迫击炮是便携式火炮,威力可观,但它的炮弹有十五公斤。以日军会战弹药消耗量计,山野炮每次会战将消耗两千发炮弹。以相等的弹药投射量,每门120迫击炮最少需要六百发炮弹。一个装甲师一百零八门120迫击炮,炮弹总计六万四千余发,净重接近一千吨,离开后勤,需三百多辆三吨卡车装运。

第200师总共也就只有六百多辆卡车,全军卡车大小累计不过九百辆,即便不要一次性携带六万发炮弹,需要的卡车数量也是惊人。卡车不足只能骡马和人力补充,这就更吓人了。十五公斤的炮弹一头骡子最多驼两至三发,即便三分之一也要六七千多头牲口;用人更不行,一颗十五公斤的炮弹就能让一个士兵除了炮弹什么也拿不动,两万发炮弹需要两万名士兵背,这比作战部队还多。

装甲部队锋锐无比,可后勤却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以现在的卡车配备,第88装甲军只能在铁路线两百公里以内作战。这还是将炮弹储备减少到一万发的基础上。油料也极为麻烦,anzer35坦克加满油越野里程大致在一百二十公里,二百公里也就是一箱半油、两百五十升,但实际作战消耗的油料是理论耗油量的数倍,李孔荣记得欧洲战场是十倍,按此计算两百公里每辆坦克需要两吨作战汽油,加上润滑油,一百九十多辆坦克二百公里作战需要消耗四百多吨油料,卡车的油料还未计算在内

总而言之,第88装甲军其实是一支短腿装甲军,离开铁路攻击两百公里是攻击极限,最适宜的攻击距离是一百公里。这样不但油料能保证,面对第14师团这样近三万人的加强师团、两个摩步师兵力不够的情况下,以铁路集结的步兵军团可以在装甲部队的引导下围剿被装甲洪流冲散的敌军,所以本次作战的最大里程由木桶的最短那块板步兵军一日行军里程决定,也就是五十公里。

刀总是越磨越利,杜聿明越来越多思考着88军的后勤问题,并希望能买到李孔荣说的那种半履带卡车,这将大大增强装甲部队的通行能力;而军长徐庭瑶中将则一直想着日本人的重炮旅团。不管怎么样,这个重炮旅团是要拿下来的,不然,坦克面对已经预设好阵地的重炮旅团冲锋,那就是找死。

军长副军长心中各有计较,参谋长沉默不语。而在四十八公里外的菏泽城,徐庭瑶中将惦记的150重炮正在轰击菏泽城郊阵地。这种三八式野战榴弹炮炮弹重三十六公斤,一发足以杀伤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裸露步兵。虽然守军对此早有准备,防炮洞有多少挖多深,堑壕盖有多厚加多厚,但炮弹依然如重捶一般击打着巍巍大地,炸出一捧一捧的尘土。

重炮的轰击中,日军冲击部队正在守军阵地不远处集结,第18骑兵联队则在两侧待命一旦支那军仓惶撤退,骑兵将与战车部队一起,追击溃军。

“为什么这么坚固”身临前线的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看着被重炮轰的满是尘土的守军阵地,极为不解。以支那军的本性,他们应该在第一次攻击时就溃散了。

“阁下,守军是支那军宋希濂部的第88师”参谋长佐野忠义大佐说着刚刚获取的情报。

“88师”土匪原鼻翼下浓须抖动,脸色的肥肉也在无规律的抽动。88师让他想的了刚刚在台儿庄歼灭濑谷启支队的88装甲军。这支军队一天就从台儿庄后方突击到临城城外,把赶往台儿庄救援的63联队冲散,使后撤的第10联队在阴平沙河南面被支那军围歼。整个台儿庄作战濑谷启支队全军覆灭,濑谷启少将玉碎,支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