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95章 磨盘换命局(3)(3/3)

对奇术领域的人和事一律排斥。男婴带着记忆出生,生下来就能说话,一定会被他视为妖孽。王老先生是奇术师,不但返老还童,还种下了这么一大片紫竹,大概王永帮早就不耐烦了,恨不得全都清理出去,只剩一片空地。好了,现在他的目的都达到了。”张全中说。

我们陷落在这里,除了等待救援,已经无计可施。

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我缓缓地调整呼吸,不敢有丝毫大意。

忽然,我的左侧有了青色的亮光,惨惨淡淡,鬼火一般。

我转过头,向亮光处望。

亮光与我之间的直线距离约十五米,中间隔着一条狭长的青色甬道。

我静待了片刻,缓缓地走向甬道。

张全中跟在我的身后,一言不发。

甬道很坚实,是青石板铺砌而成,散发着冰冷的潮气。

四周如此黑暗,甬道如此悠长,我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缓缓前进。

我听见身后张全中沉重的呼吸声,像他那样的人在这种环境里也是如此紧张,可见情况是多么危急。

又走了一阵,张全中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们要不要停下来?退回去,我感觉情况十分不妙呢。”

我轻轻摇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王老先生在竹林里设下这样的机关,一定别有深意。如果我们就此回去,只会困死在深井,反而不如笔直前行,找到事情的源点。”

张全中叹气:“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真是意外,太意外了!我好心好意为了王家,却被王永帮出卖了,看起来,好人做不得。”

我苦笑一声,没有应答。

张全中并非好人,从我们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来看,他每做一件事都经过严密的计算,其中包含了很复杂的利益驱使。我不相信,他到王家来只是为了帮助王家解决问题,但是在这种时候,争论是没有用的,大家只能精诚合作,才有可能找到生路。

在地底建造这么长的甬道,人力几乎无法做到。所以,按照社会惯例,一切不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的问题,都会归结为奇术。

走到亮光下,我才明白那只不过是一颗嵌在石壁上的夜明珠。从它下面右拐,是另一条甬道。同样,甬道尽头的石壁上也嵌着夜明珠,散发着同样静谧而诡异的青光。

反复曲折了五次,我和张全中踏入了一个四壁皆是架的宽大石室。这一次,室顶嵌着七横、七竖共四十九颗夜明珠,亮度大增,足以让我看见架上那些古籍的名字。

能够被主人珍藏于地底的籍一定是世间少有的珍本,我大略扫了几眼脊,除了老、庄、孔、孟的著作,另有墨家、法家的一些失传著作。

走近看,所有脊都是玉帛装订、毛笔抄录,一笔一划,工整之极。

石室已经是甬道的尽头,室内除了我、张全中,就只剩下四壁古了。

“为什么要诱引我们来这里?难道秘密都藏在这些里?”张全中狐疑地问。

我们都没有举手触碰那些,即是珍本,年代必定久远。冒然翻动,只怕这些大好古转眼间就要变成碎片了。

“只能说,是王永帮给我们帮了倒忙。这里是王镇武老先生设置的地底别院,平时不让任何人进来。如果不是王永帮故意陷害,我们此刻早就轻松离开竹林了。”我低声回答。

石室中央有两块长方形条石,曲尺形摆放,竟然像是一只转角沙发。

我和张全中坐下,自然而然地向着对面的架。

如果在现代的起居室布置中,有沙发就会有电视机,主人和客人面对电视机坐着聊天。

我正想着,眼前一花,一个虚拟人像凌空出现,正是王镇武老先生。

那人像十分逼真,又加上我们处于极度的困惑不安中,所以刹那间就有“原来你在这里”的惊诧感觉。

“欢迎来到这里,这是我的地下迷宫,聪明人找到想要的宝藏平安归去,贪婪的人一无所得,连命都留下。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究竟是运气好还是坏?”王老先生洒脱地开口。

他穿着一身黑缎唐装,袖口、纽扣、下摆全都掐着金边银线,气势凛然,桀骜不凡。

这段录像不知保存了多少年,至少那时候,王老先生耳聪目明、身体康健,根本不是临终前的样子。

“或许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要将大家请到这里来?原因只有一个——未来。我说的未来是大环境、大地球,而不是小家、小国鼠目寸光的筹划。毫无疑问,从年至今,世界冷战格局都在变化,有些规则分崩离析,不再使用;有些规则蓬勃发展,越来越完善。所以,规则的制定是大事,任何年代任何事情,规则定了,步骤也就拿捏准了。大家说,是不是?”王老先生的话说得极具煽动性。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