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章:李儒(2/3)

口胡诌出来的东西未必说服的了他。

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李儒虽瞧着没有异样,心里却必定是后怕忐忑的。

因此他现下会竭尽所能,试图从每一处细节中找出蛛丝马迹。

要让一个多疑的人完全信任很难,但要让他怀疑你,却很简单。

洛风不打算做那个在节骨眼上搪塞的蠢人。

“子健,这次仪仗车马是由何人所安排?”

李儒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当即询问身旁的华雄。

子健是华雄的表字,李儒这般称呼于他,两人的关系显然很近。

华雄愣了片刻,才犹犹豫豫地道:“这个…末将并未留意。”

李儒轻叹一声,没有出言责怪。

他算是西凉的嫡系,很早就跟着董卓了,而华雄也是如此。

对于华雄的脾气,他非常了解,有此一问不过算是在李元芳和洛风面前做做样子罢了。

华雄若能回答出个所以然来,那才出乎他的意料。

“公维,你去把仲道喊来吧,我有话问他。”

李儒偏了偏头,示意华雄即刻就去。

华雄连忙应下,转身朝后边的车马奔去,竟隐隐用上了身法。

“叫两位见笑了。”

李儒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

“此事并不难查,能接触到仪仗安排的人,绝不可能是什么无名小辈。”

洛风出言安慰道。

李儒多智,当即点了点头,回过身去看了眼华雄的方向。

此刻他的内心实际上格外焦虑。

“李大人身为此次的主使臣,却并未参与仪仗和车马的安排吗?”

李元芳忍不住开口。

李儒的言谈举止,让他对其有了基本的认识,这应当不是个只会端坐高台,不亲自理事的官员。

既然如此,他怎可能对于仪仗车马的安排一无所知?

“李督统,本国各项事务均由专人负责,此事既非儒所司职,自然便不知情。”

李儒答得很巧妙,语气也十分平和。

但话里却透出了另一层意思。

作为汉国丞相的董卓尚未完全把持住朝政,至少,在很多方面他不得不听从党人和世家官员的意见。

西凉系的人,在汉国朝堂并不能只手遮天。

甚至,权势都未必及得上如今周唐的来俊臣。

“原来如此,那确实需尽快问出详情,也好有所应对。”

李元芳微微颔首,随即又道:“我等奉命前来护卫李大人及仪仗,但有需要,只管告知。”

“儒先行谢过李督统的好意!”

李儒稍稍躬身,行了一礼。

“日后若李督统和洛神捕有机会来我大汉,务必让儒一尽地主之谊!”

这边正寒暄着,那边华雄已是领着一人走了过来。

那人穿着件水色的长袍,头上戴的发冠中央缀着颗翠绿色的宝石,腰带上系着块通体雪白的玉佩。

他五官端正,身材稍显瘦削,手中握着柄墨色的折扇。

单看他这身行头,不像是来周唐出使,倒更像是豪门公子哥携着香车美眷到郊外踏青。

“大人,不知唤仲道前来所为何事?”

那人冲着李儒抬了抬手,头却昂着,只算行了半礼。

李儒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和善地笑道:“你我之间不必多礼,儒命公维唤你过来,是想问问你对此次仪仗的安排有何见解?”

说罢,李儒伸出手,摊开手掌指了指他,对李元芳和洛风介绍道:“二位,卫大人正是此次的副使。”

李元芳当即对着卫仲道报出了名号。

可洛风却是迟迟不曾开口。

卫仲道本想着待两人说完之后再慢悠悠地来,这一下,算盘顿时落了空。

“大汉仪仗副使,卫仲道。”

他抬着头,态度颇有些倨傲。

和李儒相比,高下立判。

“卫大人想必是人中翘楚,年纪轻轻就已是朝中重臣了,失敬!”

洛风故作钦佩状,在拱手一礼的同时,表情也很是夸张。

卫仲道原本高傲的神情顿时一僵。

“过奖…”

顿了顿,他才开口扯出这么一句。

洛风的话,直击他的软肋。

他之所以要将大汉仪仗副使的名头喊的这般响,便是因为他实则不过是太学学生罢了,根本没有官身。

明褒暗贬,自然令他觉得面上有些挂不住。

“某也十分钦佩卫大人,若非蔡大儒突然失了踪影,如今他只怕已是蔡家的乘龙快婿了!”

华雄竟也在此时开了腔。

也不知他是突然开了窍,还是当真觉得卫仲道了不起。

可这话听在卫仲道耳中,确实犹如针扎一样。

他有心想要反驳,可却偏偏无从辩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