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逐渐拨开的云雾(上)(2/3)

过自己严密的排查,符合条件的人家只有三家!但是,这名单之中竟然有他!

应该不会是他!李游忍不住暗暗祷告。

“公子,我快饿死了。”站在一旁的王苗见李游合上了文档,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开口询问。

“饿?”“咕噜咕噜…”李游听到王苗的抱怨,刚想要数落他几句,自己的肚子也叫了起来,这时李游才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这一坐竟整整坐了一天。

“苗儿,你不是饿了吗?走,我今天请你吃顿好的。”李游说完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案。“真的?太好了。”王苗紧紧跟在身后,一脸的兴奋。

………

二人出了县衙一路向北而行,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钟,便来到了一处繁华的所在。

临码巷,盛唐县最繁华的一条街。

这条街再往前几百米便是平盛码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相较于其他地方,盛唐县唯一的优势,便是能够通往淮河的这条沛水河,紧邻沛水河最大码头的这条街,也就成了往来客商的云集之地,也自然成了本地商家最为密集的地方。

“公子,您这也走的太慢了吧。”王苗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一边走一边抱怨。

“我肉体凡胎,怎么能跟你比。”李游针锋相对。

“别人家的老爷都有轿子…”王苗继续抱怨。

“老爷家穷,养不起轿夫。”李游也不放在心上。虽然是皇室宗亲,但自幼家境贫寒,自己又年轻力壮,哪有那么多讲究。

“那就买匹马…”王苗还是不放弃。“马?一匹马比养两个轿夫还贵。”李游一边与王苗斗嘴,一边继续前行,最终停在了一处酒楼之前。

“坐沛水河畔望淮左名都之繁华”

“拥盛唐名厨享牡丹花城之美味”

“忘怀楼”

“好一副才情洋溢的对联。”李游看罢,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淮左名都乃是扬州,牡丹花城乃是洛阳,赏沛水河畔之风光,品神都洛阳之美食,何人不心驰神往。”

“而且,这拥盛唐三字也是一语双关,既指我大唐,又指我盛唐县,彰显了主人家的霸气。”

“此外,这名称也很有讲究。忘怀,不仅蕴含醉心美食,忘却世事之意,更有谐音望淮暗含其中,望淮河之上之扬州,品盛唐之美食,美哉!壮哉!不愧是韦庄韦先生的大作啊。”

李游站在酒楼前自说自话,满脸的钦佩之意。王苗看着激情洋溢的李游,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等了好一会仍旧不见他进去,便实在有些受不了了。“公子,饿死了。”

“哦,哦。”李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抬腿走了进去。

因为正值傍晚时分,楼内人声喧嚣,跑堂的伙计,助兴的舞娘,兴致高昂的食客,令李游有了回到长安之感。这贫穷的盛唐县,竟有这样一幅天地。

“两位客官,您好!”一个伙计见到李游二人,赶忙迎了上来。“吃饭吃饭。”王苗终于看到了希望,忙不迭的答话。“那请二位跟小的来。”

二人在伙计的引领下上了二楼。二楼之上也坐了不少客人,但尚有几个空座。

“二位客官,这临窗的座位是没有了,您将就着坐在这儿吧。”伙计将二人引至楼梯旁的一个座位,李游也不计较,点点头便坐了下来。

“公子,洛阳水席!”王苗翻开制作精美,美轮美奂的菜单,立刻惊呼起来。不愧这门前的对联啊,竟真的是洛阳菜。而且,主打的还是久负盛名的洛阳水席。

“少来!我哪儿有那么多银子请你吃这个!”李游没好气的瞪了一眼王苗。“两个凉菜,五柳鱼,爆鸭脯,两碗胡辣汤,四个烧饼。”嘴上虽然这么说,李游还是从水席之中点了两样便宜的,算是犒劳一下陪了自己一天的王苗。“多谢公子!哈哈。”王苗一听菜名,知道李游是在奖励自己,立刻喜上眉梢。

“好的,二位客官请稍候。”伙计转身离开。

片刻之后,几样饭菜上齐,二人也确实饿了,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没十几分钟竟是吃完了。王苗意犹未尽的擦了擦嘴,李游瞪了他一眼,然后呼唤伙计。

“伙计,钱收好。”李游将饭钱递给伙计,伙计伸手接了过去。“你们这家店的店主,可是韦庄韦先生。”

“是,正是韦先生。”伙计也不客气。

“本官是本地县令李游,有公事要见一见韦先生,烦请伙计通禀一声吧。”李游话虽说的客气,但语气容不得半分商量,这让伙计一时愣在了原地。

王苗正一脸高兴,见李游突然谈起了公事,才意识到李游并非无故来此吃饭,便立刻警醒起来。“喂,愣着干什么,赶紧去通禀啊。”王苗冲着伙计大声吆喝。

“二位请稍候。”伙计被李游二人的气势镇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处置,赶忙转身向楼上走去。

………

“韦先生!”李游见到韦庄,赶忙抱拳施礼。

韦庄乃是久负盛名的大诗人,虽然多次科举未中,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