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68薛涛笺(2/2)



“薛涛笺我知道,我家中收藏的手札诗笺,基本都是以薛涛笺承载的,虽然年代不同,但大小样式却都一致,只是那颜‘色’基本以黄‘色’为主,少有绿‘色’,可这粉‘色’的,却从未见过啊。”林老爷子言道。

程东见林老爷子表情严肃,心知他不是在考较自己,而是心中真有疑‘惑’,于是说道:“若按薛涛自己制作的诗笺,共有十种颜‘色’,其中红‘色’有三,深红、粉红、杏红;青‘色’有二,深青、浅青;绿‘色’有三,深绿、浅绿、铜绿;另有二杂‘色’,残云、明黄。”

“原来如此!”林老爷子点头道:“我倒是想起来,史传薛涛最喜欢红‘色’。”

“爷爷,‘女’孩儿哪有不喜欢红‘色’的。”林晓忽然‘插’嘴道。

程东冲着她一笑,解释道:“‘女’孩儿喜欢红‘色’的确没什么,可怪在薛涛这个人太喜欢红‘色’了,据说她第一次学着自己造诗笺的时候,选择的就是红‘色’的燃料,说白了,她是要造出一种红纸,而当时用来写诗送人的纸,基本都是黄‘色’的,这在当时封建礼教的情况下,就显得有些不合规矩了。”

林晓或许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问道:“她还学着自己造纸吗?”

“是的。”程东道:“薛涛虽然不是纸匠,但她造纸的经历,可谓千辛万苦、兢兢业业。”

胡信之‘插’嘴道:“小东,我看林姑娘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你就给她说说吧。”

林晓面‘色’一红,低头不语。

程东笑道:“徐涛造彩‘色’的诗笺,用的是涂刷的办法,以红‘色’为例,书中记载,她先将各种不知名的红‘花’洗净,待表面的水珠稍干,放在石臼之中捣碎,然后用清水稀释,这样可以得到红‘色’的颜料水。”

“据说这一过程,薛涛至少经历了几十次的实验,因为‘花’的种类不同、加水量不同、捣碎程度不同,都影响颜料水浓度。”

“那后来呢?”林晓抬着头看程东,问道。

“后来应该是有匠人的帮助,薛涛用少部分胶质稀释这些颜料水,最终做成了染料,她用自己特制的‘毛’刷将染料反复涂抹在已经裁好的诗笺上,然后经过压平、‘阴’干,最终红‘色’的诗笺就形成了。”

“当然除此之外,薛涛还用其他的办法来制造彩‘色’的诗笺,总之,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而且在那个时代,她也是一个敢于打破陈规,创造新事物的‘女’人。”程东补充道。

“那她又为什么那么喜欢红‘色’呢?”林晓继续问道。

林老爷子看着这一对小年轻在自己身边一问一答,慈爱之情溢于言表。

程东此时的眼中哪里还有别人,对林晓道:“在我看来,这估计和她本身的经历有关系吧,薛涛早年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后来因为避‘乱’,一家人迁往蜀中,可她早年丧父,无人养育,所以没入娼籍,总体来说,薛涛的身世还是很悲惨的。”

“她之所以喜欢红‘色’,估计是对一种新生活的渴望,因为红‘色’代表的往往是新生和热烈的未来,也就是希望!”

“好坚强的‘女’人啊。”林晓笑着感慨道。

看着林晓的样子,程东的脸上也‘露’出阵阵笑容。

“咳咳!”刘正南生怕林老爷子责怪程东不知礼,于是干咳一声,问道:“小东,既然你说这是一幅薛涛笺,那它的年代,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吧?”

程东急忙将自己的眼神从林晓身上收回,然后道:“嗯,这幅诗笺是唐代之物,不过比之薛涛的年代要早一些,所以这肯定不是薛涛自作之物,据我估计,应该是她的徒子徒孙学她,闲来无事的时候制作的一些附庸风雅之物。”

“哦?”林老爷子道:“这么说,这幅诗笺是勾栏院中流传出来的东西咯?”

程东点点头:“是的。”

方才程东用右手在诗笺的表面一抚,不但知道了其年代和产地,而且还知道了上面整首诗的内容,可守着这么多人,他也不能说出来啊,因为上面的字迹,如今已经看不清了。

最主要的是,一开始程东以为诗笺上写的只是一首‘艳’诗,可如今他才知道,那首诗不仅‘艳’,而且‘艳’地不堪入目、不堪入耳。

那绝对是属于少儿不宜的东西,所以即便上面的文字能看清,程东也不会念出来。

“老营长,这回您可是捡漏了!”盛老笑道:“一会儿咱们可得多喝几杯。”

林老爷子拍着程东的肩膀道:“多喝几杯是当然的,不过小东得陪我,哈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