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章 狙君(1/2)

小分队甩空了余下的手榴弹,一路上被炸的乌烟瘴气,尘土是掩护,一个个吼着革命口号冲上去放枪,砸派着实大吃一惊,到死他们也想不到,本以为这群小子是等死的份儿,怎么突然间这么有士气,结果反到底小组被尽数剿灭。

武斗小分队也只剩下了二十四个疲惫的年轻人,斜阳西归,清水池方面传来噩耗,总部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利,去汇合的话也是挨枪子的份,当时又有“大清洗”谣言笼罩全城,小队长大胆的对其他二十三个人说:

“离开吧,远远的逃了”

这建议的确很震人,在红色恐怖时期逃就是反革命,不可能有个人价值取向自由,再说,逃能逃到哪,全国上下都在闹革命,没身份证明,到哪都是黑人。

小队长站出来,回身看着一个个蓬头垢面,破烂灰褂子的队员们说:“去香港。”

队员们没一个敢吱声,内心激烈的斗争了老半天,那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租界,是内地通向世界的窗口,世界贸易中心,那里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逃到那去应该安全,最后拿定主意,就去香港,事不宜迟,分队连夜劫了辆运木火车,辗转长沙、广州、五天后到深圳,之后从边界海上硬是游到了新界。

初来香港,本是怀揣着解放的理想,在这大干一番革命事业,没想到这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的人们根本不搭理这些理论,那是享受生活,追求资本的时代,不禁让这群年轻人们懊恼,这里人的脑袋为什么不开窍。

在资本社会生活几年后才逐渐发现,原来不开窍的竟是自己,当初伟大而坚定的信念越来越飘渺,规划好的人生之路又被阻隔,惋惜着,悲愤着,又不得不换一种信仰来过现在的生活。

那时香港治安也不是很完善,总能看着黑社会团伙一群一群的械斗,一来呼啦啦一片。说起来他们一伙人这几年也没闲着,干黑社会、闯码头、抢地盘,本来黑帮和黑帮打架就是形势形势,双方抡起片刀木棒顶多互相打伤,伤也是轻伤,好的快。

帮会打手也有功夫一流的,是实打实的一挑七八个没问题,大陆来的年轻人打架不闹着玩,按他们话说,哪有心情跟你扯那闲蛋,俗语讲: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菜刀再狠,也没枪准,见黑市的驳壳枪便宜成白菜价,这群小伙子可是兴奋的直接下死手,有胆来就让你横着回去,管你是玉皇天皇,加上实战经验充足,那枪准的真是没边儿。

三五年下来,就掌握了香港近三分之二的势力地盘,稀里糊涂的聚来一派小弟,声势日愈浩大。

当初的四兄弟为总领导,每人分别率之前二十名分队成员五人,共二十四位头目。自号“红星革命战斗团”拥有二百多名手下,当地的黑社会被他们几个弄得基本服的服散的散。

树大招风,六月份与最后的一股黑势力帮会争地盘时,不料叛徒泄密,遭到埋伏,英直辖采访局警察们一拥而上围了起来,擎着盾牌,举着冲锋枪直指两派人,团团围成了一圈向中间逼近,到两团伙施展不开时,乖乖的被带上镣铐上了警车,新来的黄毛大胡子领导是个英国人,找两伙头目谈要么解散帮会,老老实实做生意,以后不再拉帮结伙,要么把墙牢坐穿。

英国人小看了本土的帮派势力,为啥多年来一直剿不完?这个大佬口头上暂时答应你了,过几天换一个名誉头目另起东山,小弟屁颠屁颠又聚回来,为啥这样?舍不得呀,这行业油水多,暴利,上码头扛麻袋能挣这多钱吗?虽然这钱都是欺负本分生意人得来的。

据说这大胡子是英国女王府邸警卫出身,为官后在打黑领域有较高声望,二十四个青年被罚了一大笔款子放了出来,不过还剩下一笔可观的富余,树倒猢狲散,手下小弟们跑得一干二净,细回想这些年的打杀虽轰轰烈烈,却也没干出什么有出息的事,后又经历香港“六一八”雨灾,几人早已厌倦香港,不打算再搞帮会,尼克松访华,回国隐约有那么点指望。但家已经没了,回去也是残埂断瓦,迎接他们的也只是无限期的审判。

一伙人商量后,他们还年轻,决定要出国干一番大事业,有朝一日回到祖国也能扬眉吐气,年轻人的想法互相有感染力,一次次的失落后又能燃起激情。

说干就干,二十几人带着余下的资产买了到菲律宾的船票,在颠簸的船上经历了偷渡三个月的肮脏生活。

后来的事就不甚其详了,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真实名字叫什么,倒是有一丝情报可以参考,据说他们二十四人到菲律宾后,辗转各地,与西伯利亚一所二战前身是军火公司的集团扯上了关系,两年内便取得了最高领导权。一改克里微(krryhir)商务贸易股份公司名头,更名为“纵横”,自命“二十四狙君”,并学习培养特工。

狙之,伺人不备也,从狙而好小察,做深藏意。他们对外从不泄露真实身份,用中国古词牌名做代号。

“你的意思,纵横是早年逃去的几个中国青年建立的?”我问。

“从目前情报上来分析是这样的。”

“但我认为纵横组织早在二战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