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章 能办事会办事不出事13(2/2)

梳理了一遍,走到门前,文光斗恰巧也上来了。

季允祥见他们进来,“人代会筹备得怎么样了?”

于兴业忙说道,“都筹备的差不多了,材料方面,镇政府工作报告小文已起草出来,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也起草完成,现在村委书记、村主任正在培训,明天培训完后可以着手布置会场。”他看了一眼文光斗,“也和市人大汇报过了,人大史主任说镇里确定下召开时间后,请单主任参加。”

季允祥问道,“德亭和小谭是不是要经过选举?”

于兴业答道,“需要经过选举,安排在下午。”他把手里的镇人代会日程递给季允祥。

季允祥仔细地看了看,“李镇长下午回来,明天一早召开两委会,研究人代会,后天开会。”

他办起事来干净利索,镇人代会时间的确定以前两委会上于兴业也汇报过,初步定下了这个时间召开,今天季允祥拍板,那就意味着筹备工作马上要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了。

文光斗手里也拿到了人代会日程,镇里的人代会只有一天时间,上午基本是报到和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人代会报告的,下午则是选举和讨论报告,最后季允祥讲话。

从二楼下来,他开始琢磨着布置会场了。还没琢磨一会,季允祥又把电话打了下来,文光斗只得重新上楼。

季允祥把文光斗递过来的几个材料又递给他,笑着说道,“材料上路很快,写得挺好,政府工作报告我也看了,也不错,我的讲话不用太长,压缩成三页就行。”虽然是李强作报告,但材料季允祥必须把关。他这几句话,意味着文光斗这些晚上的加班加点没有白废,文光斗恭敬地拿起材料,准备出去。

季允祥又叫住他,“上午表现不错。”文光斗一愣,他马上想到是程英杰跟季允祥汇报了,“我在楼上都看到了,处理得挺好。”季允祥喝了一口茶。

没有人为了领导的表扬去干工作,但领导不吝惜表扬,却能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去干工作。

文光斗刚想谦虚,季允祥打断他,“这人啊,会不会办事还真需要悟性。”他看看文光斗,却没接着往下说,文光斗以为他是在指自己。

“能干事,除了个人的基本素质外,其实主要就是协调,好多事都不是单打独斗,都得一块去使劲,能协调人,能协调出积极性来,就是能干事。”

“会干事,靠的是个人的悟性,其实就是四个字,审时度势,这个审和度的功夫,有人学一辈子也学不会,干一辈子也不会干。”

“不出事就是工作进展顺利,没有意外突发情况,再一点就是不能触犯党纪国法,法律之外的事坚决不能干,违犯纪律的事也不能干。”文光斗吓唬开车的工人他也看在眼里,当时他也吓了一跳,所以今天特地提醒一下文光斗。

文光斗忽然明白过来,季允祥这是在点拨他,告诉他自己从政的一些心得,这就是党委秘书的特殊优势,时刻受教于领导,提高得最快,进步得也最快。

下午,李强从上海回来了,他没有回家就直接回到镇里。季允祥下午也没有出去,李强、曲晓锋走进门时,满脸堆笑,显得很兴奋。

季允祥见他们进门,笑道,“马总没留你们在上海过年?”他开着玩笑,两人之间好象从不曾有嫌隙。

李强在季允祥对面坐下,笑道,“要不是家里还有个老婆子,真不想回来了。”

曲晓锋说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还是觉着南河好。”

三个人开了会玩笑,李强简要把几天上海之行的内容汇报了一遍,末了,他说道,“跟马总一块吃饭时,说他有个朋友主主要生产汽车刹车片,也有投资的想法,考察好几个地方,都不太理想,马总就把我们南河推荐给他。”

这种行业内相互介绍投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一是本身中间人双方都熟悉,可以省却许多相互试探的过程。二是有中间人的投资事例在那摆着,事实胜于雄辩。三是双方都来投资,无异有更大的话语权,建厂以后有什么麻烦可以依靠当地政府来解决,省却了企业后顾之忧。

季允祥笑道,“马总给我打电话了,我说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办,马上办,而且要办好,不行的话,年前我们可以再去一趟。”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