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3激战高家冲(2/3)

,撂倒几个鬼子。

松井气得中的鱼。

鬼子不时把手榴弹投进屋里,随着声,鬼子乐得哈哈大笑。

有几个鬼子跑进村里。

鬼子炮弹停射,胡莹忙组织乡亲救火。倒不因为是她的房子,而是浓烟太大,很多人都呛得咳嗽不止。

北屋只中一弹,火势不大,十几个人运水泼洒,很快灭了火;南屋火势冲天,已不可救了。胡莹眼里含泪,只得弃了南屋,让乡亲们聚在北屋。

胡莹心系于万立安危,见屋子里暂时没事,便欲出门。这时村子周围都是枪声。胡莹愣在院门,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突然一个鬼子闪身过来,看到胡莹,乐得手舞足蹈。

“花姑娘的有!哟西,大大的花姑娘!“

胡莹脸上虽有烟尘,但汗水流淌,露出白净的肤色,加上她俏丽的脸蛋,鬼子心花怒放,哈哈大笑扑过来。

胡莹吓了一跳,屋里都是乡亲,她不想让鬼子现那些老弱妇孺,欲冲出院门。但是鬼子动作更快,丢了枪,和身扑上来,阻住胡莹外逃的路。

胡莹只好退回院里,想把鬼子引到南屋。但南屋此时已经大火封门,进不去。

胡莹在院子南侧绕起小圈子,鬼子狂笑不止,猫戏老鼠一样叉开手,绕着胡莹转。

鬼子没料到北屋有人。

老太太站在门口处,抱着佩佩不停地安慰,忽听院子里哇哇的怪叫,吃了一惊,忙松开佩佩,抓起一把笤帚,冲出屋子,看到鬼子撵着胡莹,气不打一处来,碎步上前,兜头一笤帚。这笤帚高梁杆扎成,没有份量。

鬼子挨了一帚,并不觉得疼痛,回头见是个老太,怪笑一声,飞出一脚。胡莹尖叫一声,扑上去抱住鬼子。

鬼子一脚踢出,还没上老太太的身子,手被拽住,狠狠一抖。胡莹一个踉跄,竟歪倒在鬼子怀里。鬼子忽觉怀中一阵温软,低头一看,欣喜若狂,赶紧搂住胡莹。

胡莹一直不让鬼子拢身,如今情急之中为救老太太,竟着了道。鬼子拥美在怀,狂笑不已,大手便撕胡莹的衣服。

胡莹羞恨交加,几挣不脱,急了,猛张口,狠狠咬住鬼子的胳膊。鬼子疼得哇的大叫,凶狠地抡圆拳头,就要往胡莹身上砸去。

鬼子钵大的拳头,如砸在胡莹身上,不死也必重伤。

老太太见胡莹舍身救己,又疼又喜。看到鬼子逞凶,也顾不得年老体弱,奋不顾身冲上前,猛挥笤帚,正扫上鬼子面门。几根小秸杆扫入眼中,顿时疼痛难忍,睁不开眼,气得哇哇大叫,拳走偏锋,向老太太砸来。

这时北屋的乡亲都冲出来,围住鬼子。胡莹趁鬼子分神,挣脱鬼子,抄起一根竹杆,喊了一声:“妈,让开!“

老太太闻言后退两步。这时几个妇女都木棒竹杆齐出,了狠劲,竹杆木棒雨点般落在鬼子身上。

鬼子此时两眼如盲,只有挨打的份,举起双手,罩在头顶上。

佩佩提了把菜刀,冲上去在鬼子腿上砍了一刀,佩佩才十岁,力气不大,这一刀砍破鬼子的裤腿,血流了出来。

鬼子又是嗷的一叫,踢出一脚,把佩佩踢翻在地。胡莹惊呼一声,跑过去扶起佩佩。一个妇女拾起菜刀,往鬼子头上一阵猛砍。

瞬时鬼子成了血人。

棍棒不停地落在鬼子身上。鬼子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地,老太太费力搬来一块石头,砸在鬼子头上。鬼子颤动一会,终于不动了。

一群妇孺,竟也这样打死一个鬼子。

胡莹拢着散乱的头,喘着粗气笑道:“乡亲们,鬼子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齐心协力,我们也能打鬼子!“

老太太冲鬼子的尸本啐了一口:“臭不要脸的日本鬼子,就知道糟蹋女人!”

鬼子把于万立等赶进屋子里,不停地身屋里射击。几个鬼子找来干柴,点起火把举到屋顶,眼看就要点燃。

突然砰的一声,举火把的鬼子晃了晃倒下去。鬼子小队长大惊失色,急回头,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带着大队人马,冲了过来。

为头的是刘松和冯汉民。刘松一枪撂倒放火的鬼子,吼了一声:“打!”

十几个兄弟和几十个民兵边跑边开枪。鬼子霎时倒下几个。鬼子小队长一看不妙,急忙喊撤,带着大队鬼子向山上逃去。

宗海欲追,刘松一把拉住。刘松担心村民的安危,向溃逃的鬼子放了一阵枪,喊了一声:“屋里是谁?”

于万立听到刘松的声音,从房里跑出来,开了门,叫道:“大哥,是我!”

刘松见于万立带出二十多个民兵,哈哈大笑:“二弟,想不到你也能指挥打仗!”

于万立一脸惭愧:“大哥,如果不是你们来得及时,只怕我们都没命了!”

冯汉民拉着于万立的手:“不简单,二哥打得不错,死了好几个鬼子!”

于万立不会打仗,可是手下的民兵只有两个受伤,于万立吁了口气。

一行人有说有笑,向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