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百零六,浪欲静、风不平(2/3)

去的味道。

王老实继续带着唐唯脱离大部队,去过二人的普通人生活,其乐融融,包括团队那边儿,也是觉得舒服,大老板在的时候,还是有些放不开。

在街上扫荡完小吃,两人挽手往回走,快到住处的时候,唐唯突然抬头在王老实耳边儿小声说,“谢谢你。”

“什么?”

看着没反应过来的他,唐唯咯咯笑了起来,甩开王老实,快步跑向大门儿,“不告诉你!”

迟钝的王大老板猜想,大概是艾碧菡回去跟老唐同志谈过话了,人家当亲爹的得告诉闺女。

原来如此。

王老实不由加快脚步,他打算抓住那妮子,看看能不能趁机沾点便宜。

※※※

京城,司家瑞还在办公室里。

老司同志很会生活,若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儿,他不主张加班,在司总手下工作,那些职场白领们很惬意。

今天有些不一样。

下午的时候,前苏食品的程总突然到来,在办公室里和司家瑞谈了一会儿。

程志翔走后,司家瑞就没出过办公室。

别的部门到点可以走,可总裁办的不成,明显不一般。

摆在他案头的是一份文件的复印件,司家瑞不敢大意。

发文的抬头是国家商业部某某司,是个专门解决破烂事儿的部门。

内容是关于倭国正式递交的一些材料,也算不上投诉,主要是陈述一些事实情况,很委婉的指责前苏食品不正当竞争和对倭国歧视。

如果仅仅是这些,司家瑞不至于重视起来。

华夏商圈儿里都知道,王落实对倭国不感冒,几乎就没有任何与倭国扯上关系的生意。

曾经有过人问及此事。

王老实的回答很滑,“没精力,能力不足,眼界不够。”

都是鬼话。

华夏人普遍对倭国都没啥好感,却不影响为了赚钱,跟鬼子贸易,而且还非常的普遍。

也没人较真儿王老实的话,人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又没扯起什么大旗说事儿,就是业务范围的事儿,再说了,也不是华夏所有的企业都非得跟倭国做生意不是?

倭国鬼子国内资源贫乏,主要依靠海外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其他的还好,农产品上,鲁东无论是位置,还是气候,甚至土地情况,都是最佳选择。

前苏食品在正式进入鲁东之前,倭国的种植业在鲁东拥有很大的发言权,也有大片的种植面积,产品也都供应倭国。

相比小鬼子的计算,前苏食品在保障农户利益方面,更有优势。

随着时间推移,前苏在华夏市场上建立起高端品牌,甭管是价格体系,还是物流运输,甚至是销售渠道上,都能够建立足够大的优势。

曾经主要给倭国出口的种植户大部分都被前苏食品蚕食掉。

倭国的种植企业规模大都很小,他们以前惯用的手法就是用倭元开路,问题是他们这次面对的对手是前苏食品。

开玩笑了,跟前苏拼钱,倭国鬼子表示很难办。

然后呢,他们试图跟前苏食品谈判,打不过你,就跟你合作,然后再想其他办法,鬼子也喜欢这个套路。

可惜的是,前苏食品一直很坚决,没有与倭国企业各做的意向。

至于为什么?

前苏方面的回答是很气人,没有理由,就是没考虑过。

不考虑大形势,就什么事儿都没有。

恰恰司家瑞就是个善于把握大局的人。

他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在是华夏与倭国关系的温暖期,两国间搞友好的声势也很浩大。

商业部能够发来这么个不伦不类的文件,本身就是在说明一个态度。

第一,说明上层对这种事情不支持,甚至在隐晦的表达出前苏食品有些过分的意思。

第二,鬼子对这个事儿很上心,他们不遗余力的在推动某些关系,期望能够扭转局势。

老司和王老实谈过这问题,他很清楚王老实的立场,对倭国鬼子不理不睬,背地里却要照死里欺负。

当时,司家瑞只是笑而不语,从经济层面欺负倭国,这个想法很有笑点。

眼下呢,不能笑了,因为鬼子实实在在的难受了。

不光是前苏食品,还有gs投资,都没少坑鬼子,司家瑞可是一清二楚。

他如今犹豫了,是不是要回复,怎么答复,毕竟,这次可不是鬼子自己上来叫唤,而是通过正经的部门,级别还不低。

必须得认真点对待,万一有什么情况,司家瑞相信老板也能安然度过,却无法避免一些令人恶心的事儿,华夏太复杂,有些人做有些事儿的时候,手法很高明,也同样阴狠。

事实比司家瑞想得还复杂些,若王老实自己第一时间知道这个事儿,他会立即联系起很多人来。

老司过于自信,当然,也怪王老实自己,大撒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