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七百八十四,前苏第一媳妇(2/3)

唐唯这人是个特容易知足,也不大会想什么的姑娘,架不住人家整如此阵势,眼睛都看不过来,她不是想花多少钱,她就觉得王老实对自己表达了重视。

伸手握住王老实,尽量不让自己情绪激动起来,其实掩饰不住,跟王老实说,“太过啦,这不好吧?”

王老实早就没了什么想法,此刻他就觉得怎么折腾都不算过,自己原先还是心态没调整好,有毛为啥要当秃子,捏了捏她的脸颊说,“这才哪儿到哪儿,你可是前苏村第一媳妇!”

此话自然引来唐唯一阵白眼儿,心里美不美另说。

还真不算是夸张,李梅老夫人搞出来的这个阵势,不是第一媳妇实在说不过去。

毕竟王家在前苏不一样了,多年来,前苏从远近闻名的穷村,变成富甲一方,不谦虚的说,要真比活,华夏第一村都是妥妥的,也就是王老实一直叮嘱村里,‘猪怕壮。’

先不说这思想对不对,王老实就这么认为的,前苏再好就一村,什么都不如让老百姓日子过好喽实在,整些个虚名来,除了无尽的麻烦,什么好处都没有。

至于招商引资,前苏需要么?

是谁带给前苏如此巨变?

王落实,王嘉起家,王家。

如今王落实家要办事儿,还是喜事儿,哪怕是饮水思源,村里也不能让王家寒了心。

还别说人家出得起价钱。

过年了就要张灯结彩,王家要办得更漂亮,完全不是事儿。

前苏第一大事儿就是迎接未来王家媳妇唐唯。

第二件事儿是过年。

唐唯第一媳妇这名号绝对坐的实。

路上,车开的慢,唐唯又发现一新鲜的,不老少的人都提着一个红兜子,一个样儿的,好奇的问王老实,“你们村里发东西啦?”

富裕的村,过年都会统一发放年货,前苏这个有些不大对,这么一小包,能有啥?

王老实心里也奇怪,他就觉得应该是自己老娘办的,可具体的他也不知道啊,就含糊的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终于到了王家院子,嚯,那庞大的人群,跟唐家就没可比性,毕竟王家是大门大户,加上其他姓氏也来凑热闹,若不是村里规划的好,根本就没地方站脚。

刚才还大大咧咧的唐唯总算知道什么叫紧张了,死死地抓住王老实,一脸的可怜。

都到这儿啦,王老实也没办法,只能紧握着她的手,给些许的安慰。

他们也发现了红兜子的来历,在王家门口搭了棚子,有人在那儿正发呢。

车一停稳,王老实几个嫂子就紧赶几步过来,打开门,都没给王老实表现的机会,就簇拥着手足无措的唐唯进了院子。

也亏着如此,要不唐唯怎够呛顶得过这么老多人瞅着。

王老实就听见一片赞扬声,全是夸唐唯漂亮的。

这个该自得,本来唐唯就是漂亮么。

没有唐唯想象的那么复杂,所有的东西都在院外,进了院子,都是自家人,外人一概没有。

林之清还算拎得清,知道什么事儿都别过火,主次得分明。

唐唯就是来过年,象征意义更主要。

院外怎么整都是表达王家的重视,进了院子,就得像平常过年一样,讲究的是团圆。

王老实其实也松了一口气,他真担心老妈当喜事儿给办,弄出什么流水席,院里再搁上火盆,铺上红毯啥的。

后边儿就没王老实什么事儿,他在院里跟三哥说话,看看四下没有旁人,小声问三哥,“这都是我妈安排的?”

三哥实在,从不说瞎话,“嗯,是老婶儿的主意,老伯没反对,你大伯说咱王家得显一显。”

得,明白了,老妈讲究策略,直接用大伯压自己老子,没个不答应。

外边儿的热闹正在散去,各家还得过年呢。

按照前苏的传统。

先是年夜饭,然后媳妇们包饺子,过了凌晨时刻,男人们去上坟祭奠祖宗,那时候鞭炮烟花上场,完事儿就是守岁,现在就是守一会儿,该睡的还是会睡,也就一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会凑一块打牌。

唐唯进了院子,就得进入媳妇的角色,不用王老实教,她家自然会告诉她。

反正唐唯被几个嫂子拉着进了厨房,其实就待了几分钟,手沾了水,就跟着三嫂子出来,跟几个孩子凑一块儿玩儿去。

唐唯在屋里接了个电话,隔着窗户冲王老实招手。

王老实走到跟前儿问,“什么事儿?”

唐唯问,“你们在院子里不冷啊?”

王老实没说瞎话,“冷。”

“那不进屋里来。”

王老实也想进去,没辙啊,王家的规矩,长辈儿在堂上坐着,媳妇们忙活饭,像王老实这样的只能在院子里,没资格进去,必须等到开饭的时候,大概是王家老祖宗要冻其筋骨吧。

小声跟唐唯解释了几句,唐唯不禁一缩脖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