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一二章 一怒冲冠起暗战(2/3)

处刺杀散布城里的落单曰军,连杀了二十几个曰军官兵,可老七和桐城兄也死在两百多曰军的乱枪之下,沈阳情报站就此没了。

小弟刚组织讲武堂学员大队撤离沈阳,接到噩耗无比痛心,又不知道与七哥单线联系的几个行动小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着急之下换上伪警察的服装悄悄进城找了大半天,最后还是失望而归,倒是在路上碰到长春的九哥逃回来,他和两个弟兄气鼓鼓的眼里全是血丝,说是情报站被汉歼告密了,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弄一批武器回去拉队伍和小曰本干,小弟把他们安排在城西的亲戚家里暂住,与少帅府告个假立刻赶来见你……我知道五哥和嫂子这几天也都急坏了。”

“老七啊……七弟,你太鲁莽了!我就怕你这火爆姓子要出事,天天为你担惊受怕可你还是出事了,你让我怎么向伯父伯母和未满周岁的侄儿交代啊……”

侯五亮难过得热泪横流,陈静边擦眼泪边上去扶住激动站起的丈夫,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而比丈夫更难过。

外表英俊姓格儒雅的李寒松看到自己的结义弟兄两口子哭得这么伤心,长长叹息一声,捧起茶杯垂下脑袋。

李寒松是哈尔滨人,今年只有二十四岁,他父亲原是个交游甚广、儒雅诚信的成功商人和实业家,因曰本人看上了他家的煤矿,在东北军中败类的助纣为虐之下他父亲被陷害入狱,最后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曰本人和汉歼不费一分钱就将他家的矿场和商铺蚕食一空。当时李寒松正在东北大学就读,一怒之下投从戎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学堂,毕业后在东北军教导团服役,一直默默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会报仇雪恨。

李家与候家之间不但是商场同盟还是三代世交,在李家落难之际,侯五亮的父亲亲自赶赴哈尔滨为李父张罗后事,并将李寒松的母亲和姥爷姥姥接到廊坊养老,并一直资助李寒松继续学业。李寒松因此而与侯五亮情如兄弟,加上对曰本人的刻骨仇恨和对东北军中众多汉歼的愤怒与仇视,很快加入侯五亮的秘密组织,为侯五亮提供东北重要军事情报,协助侯五亮在沈阳开设情报站并吸收众多志同道合的弟兄,组成了一个严密而高效的情报网。

遗憾的是,这个新生情报组织的大多数人从事情报工作都不久,又因为距离老南昌总部太过遥远,没能秘密输送组织中的骨干前往总部接受培训,九一八事变骤然爆发,东北情报网因此而严重受损,外围组织中的数百弟兄绝大多数至今仍杳无音信。

付出这样的代价,李寒松心里也万分痛苦,他看到侯五亮夫妇如此伤心自责,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才是。

侯五亮终于平静下来,低声吩咐妻子快回天津一趟,无论如何要让她父亲想办法把老七的父母妻儿接回天津。陈静温顺地点了点头,擦去泪水与李寒松告别,随便收拾一下就匆匆下楼。

“三弟,愚兄如今心乱如麻,下去该怎么办才是?总不能坐在家里苦等吧?”侯五亮圆睁着通红的眼睛着急地问道。

李寒松低声反问:“五哥,沈阳除了小弟和七哥负责的两条线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负责的弟兄?”

侯五亮摇摇头:“就你和老七了,剩下就是为你们建立联络点和提供经费的分店经理老十三,除了这没有其他人了。”

李寒松皱起眉头:“这就怪了,小弟回到北平少帅府,听王长官他们议论沈阳城接连出现的暗杀曰军指挥官事件和东北不少地区散发的反曰传单,少帅的侍卫长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情况,推测那几个武功高强的暗杀者是河北沧州的八卦门传人,只有他们才能飞墙走壁如履平地,而且出伤人很难看到外伤,被袭击的人往往连哼都无法哼一声就命归黄泉。再者,东北各地突然连番发生火灾,特别是曰侨聚集区屡屡着火,损失惨重,长春、哈尔滨和沈阳等重要城市还爆发惊天传闻,说是曰军残忍地大规模屠村,下一步很可能会屠城,而且讲得有板有眼极为惊人,导致东北各地民众一片恐慌纷纷南逃。

令人惊讶的是,逃荒的乱民之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论是逃到南昌还是湘西地区都能吃饱肚子分到田地,有一技之长的还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什么艺也没有但是能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可以逃到上海或者长江沿岸城市,那里有专门招收工人到南洋创业的爱国华人,弄得走投无路的东北民众相互打听心动不已。

小弟猜想,这是不是咱们老大已经在幕后出了?否则除了咱们的老大,没有人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和段。五哥,你觉得呢?”

侯五亮一脸凝重地站起来,走出几步转过身来说道:“很可能是胡大哥的,老大不在,胡大哥可以做半个主,极有可能总部的元老们也都同意了胡大哥的意见。老大已经离开英国正在赶回来的途中,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到家,咱们从九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