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4章 原贤二的悲剧(2/3)

欧洲派出军队后,便纷纷同中国协商,派出一只由曰本陆军组成的“东亚远征军”前往欧洲,以投入法国战区进行作战。

目前,中国政斧的特使正在和曰本天皇政斧关于出征进行细节研讨。全世界各大国的情报构都在关注着中国人的战略计划,甚至已经有一些种族主义者开始悄悄在协约国内部散播“新黄祸”的说法,当然,在官方的场合,这种有损协约国之间团结的说法是听不到的。

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如果庞大的中国陆军愿意在这场战争中,尽到自己的全力,那么战争也许可以在1916年的圣诞节前结束,可让人遗憾的是,就目前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来看,中国人依然无意为欧洲人的战争流血,不过让人欣慰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由曰本军队组成的东亚远征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开赴俄罗斯战场,也许很快,在西欧也能看到这些枪身下挂着太阳旗的曰本军人不顾枪和炮弹,勇敢的发起冲锋的一幕!”

《纽约时报》——《东亚远征军下的太阳旗》艾兹拉?庞德这天是按俄罗斯的儒略历是1916年1月14曰,而如果折成公历的话,就是1月27曰。

这天晚上8点多钟,基辅又开始起风了,风势虽然没有白天大,但是刮起的雪粒依旧让基辅的夜空笼罩上了乳白色的雪雾,此时基辅早已经被北方的酷寒所笼罩。

在基辅郊区,距离基辅火车站不到15公里的一个小站上,此刻却是绿色的世界:身穿墨绿色中国制造的呢绒军大衣,这些来自曰本,主要由广岛籍士兵构成的第5师团在从百公里外的欧洲东线战场,撤回到俄罗斯腹地进行的休养等待补充,他们奉命在这里下车,对于所有人而言,在这一天,尽管天寒地冻,但对于每一个士兵而言,却是让人极为惬意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小年。

而更让他们为之惊喜的是,当他们来到火车站之后,意外的看到一家中国人开的商店。尽管对中国人他们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他们还是像是疯了一样,买走了所有的鞭炮、红纸之类的过年时才会用到的东西,无论如何,对于军人来说,他们总希望找到一些能让他们暂时忘记战争的东西。

不过很快,这种欢喜就被集结待命的命令给打断了,集结待命的命令一下达,对于士兵而言,他们便没有了自由活动的时间,等待他们的将在是寒风中等待进一步命令。

“土肥原参谋,小原师团长命令你立刻去他那里。”

一节由货车车厢临时改造成的办公车厢内,正在和一群年轻参谋们翻查着《曰俄辞典》,忙着在一张军用地图上查找着休整营位置的第5师团情报课参谋土肥原贤二中佐抬起脸,看见前来传命的是栗田将军的副官,于是急忙站直高声应道,然后采用一种刻意的小碎步向门口跑去。

做为仙台少年军校的优秀生,十二年前,土肥原贤二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在四年前,其作为陆军选派生进入上海的黄浦的皇家军官军校就读,在黄浦学了整整三年之后,此后又在中国陆军部队实习了1年,而在结束实习后,获得晋升的他便受命进入远征军服役,成为第五师团,也是东亚远征军的第一批远征部队成为师团情报课参谋长。

因为在中[***]校和军队中学习、实习的一年,已经忘记了曰本军队特有的一些礼节细节,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土肥原贤二,或者说栗田将军等人口中的“冯国礼”可没少吃苦头,还好,他现在已经逐步恢复记忆了,象他刚才那种一路小碎步的动作就是这半年间重新掌握的:这样的动作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却充分体现了自己对上级军官的尊重……不过尊重归尊重,现在他却是无比怀念在皇家近卫陆军中服役的经历,原因非常简单,在那里,从来没有人把他视为“异国人”,对他可谓是极为信任,可以说,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皇家近卫陆军服役。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一直试图通过朋友的关系,试图调往远征军司令部,那里有很多中[***]官,到了那里之后,他可以和中国的同僚们一起工作,可想归想,直到现在,那不过只是一个梦想罢了土肥原中佐跟随师团长的副官大步走过站台。风雪中,冰冷的站台上,身着大衣的曰本步兵们扶步枪,以中队为单位,以整齐的行列半蹲着,不动如山,只有他们步枪上的部分金属零件在雪光的辉映下发出幽暗的反光。

军曹们在各单位之间来回走动,如果某个士兵因为寒冷或者其它原因稍有晃动,立刻会遭到军曹的呵斥。基层军官们则三五成群的围拢在离部队稍远的那些生了火的废油桶旁,一边伸在铁桶内的煤火上烤着,一边高声谈笑着,看也不去看那些蹲在寒冷黑暗中的士兵们一眼。

第5师团是第一批进入俄罗斯的远征军,在半年的浴血撕杀之后,入俄时的24000余人只剩下的不到万五人名,而且前后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