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4章 革命者(2/4)

;&ns;这时一个身穿蓝色制衣,头戴一顶大沿礼帽,身体略显单瘦的中年男子,撩开得月茶楼门口挡风的厚棉毡,踏入闹哄哄的茶室。他用眼睛左右顾盼了一下那热闹的场面,见已高朋满座,便径直朝里走去,一个提一把长嘴大铜壶的茶房伙计迎上来,招呼道:

“呵,先生,您家来啦!楼上请,楼上——请罗!”

当茶房引着先生走到稍稍僻静的楼梯口时,忽然附耳道:

“请入二号茶室,客人已等候多时了。”

先生从容地登上二楼,步入二号雅座茶室。小小的茶室墙上,挂着几幅不知是出自何人之的字画;一张古朴的茶桌上摆放着几样茶具;桌旁有一炭盆,熊熊燃烧的炭火顶端,坐着一把铜制水壶,壶嘴和壶盖的边沿冒着缕缕雾气。这时,坐在桌旁的一位茶客见先生进来,连忙起身,迎上前去。

刚进门的先生叫李少少,40上下年纪,这位便是《帝国曰报》华中通讯社记者。一进屋,他便摘下礼帽说道。

“辛苦,辛苦。据说最近那些黑风衣的查的很紧哪。”

“黑风衣”是共和派对于调查局探员的称谓,原因非常简单,那些调查员总喜欢穿着黑色的风衣,或者黑色的西装,他们并不喜欢穿制衣,因为西装抽枪更方便,更快捷。

“那倒还好,集会是在香港举行的,一结束,便各走各的路,我没坐火车,先搭船去了台湾,又从台湾转到福建,所以这一路,才用了这么长时间,到是没遇到什么麻烦。”

穿深灰色呢绒短大衣、戴一副近视眼镜、年龄与李少少相仿的人,化名周洁如,是共和派湖北分部的一位负责人。他于一周前,到广州开会,那是一次共和派的秘密集会,昨天才返回汉口。

周洁如用铜壶里的滚水给李少少沏了茶,重新坐定,稍事寒暄后,老周把话切入正题:

“一共有172个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少少面露些许疑色。

“都是心脏病!”

听着这句话,李少少的脸色猛然一变,他在华中通讯社当记者,有着广泛的新闻信息来源。在过去的两个月,有不少人死于心脏病,这未免太让人怀疑了。而现在,数字终于确定了,172个人,这172个人还是指共和派的骨干成员!

而更让人觉得可怕的却是,他们都是死于心脏病!

“那么,有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们不是自然死亡?”

李少少问。

“暂时还没有。”

周洁如摇了摇头说道,“蔡部长要求我们暂时不要向外界透露这个消息,因为咱们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们死于暗杀。”

何止是没有证据!

李少少想起他所知的那些死者,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要求由指定的构进行尸检,他们选择了最为中立的大学,甚至几所医学院的教授进行尸检,可检查结果却是官方的检查结果相同,即便是有些细微差别,也无法改变“自然死亡”的现实。

可是……172个人过去没有心脏病,而且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短短两个月内病发,这怎么可能不让人怀疑。

“有没有可能是酷刑诱发了心脏病?”

李少少说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医学院的朋友告诉他,酷刑也有可能倒致心脏病发。这时,炭盆里的炭火燃得正旺,红红的火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将两人的脸色映的通红,可通红的脸上中却带着一丝无奈。

没有证据!

只需要四个字就可以推翻一切!

沉默着,周洁如的脸色倏地变得严肃起来,他突然说道:

“这次约你碰头,是传达党部的指示。”

李少少神情专注地望着周洁如,静候下文。

周洁如继续道:

“既然暴君用暗杀对付我们,那么我们就必须以暗杀还击暗杀,以血还血!春节前,贵族院院长袁世凯要来武汉,到时我们要贵族院院长袁世凯!由你亲自动!”

一声惊雷似的话声,在李少少的耳边响起,听罢,好半天没有吭声。他整个人完全惊呆了,暗杀贵族院院长,这又谈何容易呵!不过,他也明白,如果不是难度大,他是不会将担子再压给自己的,而自己是《帝国曰报》的记者,到时有会接受袁世凯,如果有会的话,只需要一支短枪就行了,就像萨拉热窝一样。&ns;&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