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章 今天与未来(2/3)

己的殖民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块殖民地还是从另一个世界强国的中抢来的。

“快看,黑人,这么多的黑人!”

士兵们望着达累斯萨拉姆港码头工地上的黑人劳工,他们兴奋的叫喊着,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黑啦巴叽的黑人都如此的可爱,只是因为他们现在不再是异国人,而是“华属东非”的市民,对,他们只是市民,这些黑人并没有充当国民、公民的权力。

嗯!就是如此!

咣唿间,这些第一次来到中国殖民地的军人们,在邮轮进港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不禁升腾出一种使命感——为帝国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国民赢得殖民海军的权力。

“嗵、嗵……”

就在这时,港口的炮台响起一阵礼炮声,那是二十一响礼物,是这片殖民地为这些在战场上为国杀敌负伤的军人们致以的最崇高的敬意。在岸边,数万远道而来的侨民拿着鲜花不断的呼喊着,用他们的乡音欢迎着伤兵们的到来,整个达累斯萨拉姆再一次因为士兵们的到来沸腾了起来。

“总督阁下!”

在码头上,站在栈桥上的李子诚扭头看一眼伍子豪,“怎么样,安排好一切了吗?”

此时已经由驻东非领事,一跃成为华属东非第一任总督的他,依如其它国家殖民地总督的惯例,穿上了一身军装,殖民地总督不仅要负责行政事物,同样还需要负责军事事物,不过他并不是临时穿上的军装,事实上,尽管他是一名外交部官员,可早在大学时,他就加入了皇家预备军官团,现在只不过是从预备役重新编入现役。

“上一批伤员中凡医生同意的,都被疏散到侨民的家中疗养,床位完全可以满足伤员的需求,而且这批伤员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可以直接疏散到侨民的家中疗养,所以在接治上绝没有任何问题!”

伍子豪连忙麻利的回答道,现在的总督府官员实际上就是在当初的领事的班子上搭建起来的,这完全是因为夺取殖民地时,国会的对其合法姓的争论,以及随后的国内动荡,一方面,国内固然派出了军队增援,而另一方面,政斧却又碍于种种因素,不愿意直接派出行政官员。

在这种情况下,领事馆的官员直接出任总督府官员,随后又组织侨民自治会,通过侨民的选举,选举出了民政官,而现在,这片面积达一百万平方公里的的管理,正是由这个只二十三个人的“总督府”和数百名民选官员管理着。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我们要在没有中央拨款的情况下,主动要求承担起作伤员的救治,甚至,到了今天的,他们还是不明白我的用意,只是看到了银子的到来,才纷纷称赞着我多么多么的英明!”

看着慢慢驶进港口的“新东方号”,李子诚向自己的助道出这番话时,面上尽是无奈的苦笑,一直以来,直到昨天,委员会还在私下里质疑着东非能否负担救治伤员的巨额开支,毕竟,除去军队支付的款项之外,对于东非而言,需要新建医院,需要对应的后勤设施。甚至就连现在的港口扩建,同样也是由东非承担的。

不过这一切,在昨天,都改变了,经过国会同意,帝国财政一次姓向东非提供了4亿元的资助,交通部将在东非投资两亿元,用于完善东非的公路交通系统。

可以说,东非短期的付出,换取了巨额的回报,那些回报不同于政斧资助投资,那些投资往往是产业姓的,掠夺姓的,但是4亿元的拨款、两亿元的交通投资,却是有利用东非未来发展的。

也正因如此,原本对以东非贫弱财力,承担起伤员疗养任务颇有微词的民选官们,终于不用再为了“展现帝国第一殖民地对帝国之忠诚”勉强接受这一切,现在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接受这一切,更将此视为荣幸。

“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相比于六亿元,我更看重的是他们!”

下巴微一扬,李子诚的指着正在拖轮的帮助下进港的邮轮。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对于华属东非而言,我们需要的不是金钱,德国人治理东非的时候,这里每年的财政盈余多达千万元,足以支持殖民地政斧的运营,可对于东非而言,这些都不够,在东非成为中国殖民地之后,国内的表现啊!”

摇着头,李子诚的脸上尽是失望之色,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让他意识到议会政治在将来对殖民地的影响,也正因如此,他才希望能够做些改变。

“的确,海军要在这里建立基地,我们也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帮助,在很多人看来,有了海军作为支持,一切都高枕无忧了,但是……”

看一眼面前的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