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章 象的雄心(2/4)

的可供几十个人淋浴的浴场便修好了。

在工兵修建场、地勤组装飞的时候,他悄悄的用装飞的木箱,修好了一条荒废在岸上的小渔船,然后乘坐他出海钓鱼,当天晚上,大家伙就吃了一顿海鲜,尽管还不够填牙缝的,不过尽管如此,马明晓却发现这两天,似乎大家只要没事,就会提着钓杆乘船去海钓。

“也不怕船被军舰撞沉!”

从不吃鱼的马明晓在心里嘀咕着,躺在行军床上的他忍受着沙漠里的燥热,瞧着那边仍装在木箱中的飞,心下更是郁闷到极点,组装飞需要时间,而组装飞的顺序却是编队的番号和飞编号顺序进行,而他的飞编号,却恰是第九航空队的末号,这意味着他将是全队最后一个得到飞。

而在飞没组装完成之前,他只能呆在帐蓬里,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尽享着天空带来的自由。

“560马力星型发动、木质双翼、海鸥型上翼、钢管、杜拉铝身、布制后身、最大时速280公里……”

闭着眼睛马明晓可以清楚的道出刚刚服役的九年式飞的参数,根据试飞结果,九年式飞是全世界最好的战斗,在一千米高度盘旋360度只需要8秒,在马明晓看来,九年式战斗是完美无缺的双翼,至少在单翼服役之前。

在大战前,皇家近卫陆军航空队便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的群,战斗、攻击、轰炸甚至就连同在外界看来没有任何用处的运输,在陆军航空队中都可以看到,而近2000架飞更超过全世界其它国家总和的数倍。

但在数量众多的飞之中,九年式飞却是最先进的,大功率十二缸星型发动带来的高速、头枪带来的强大火力、防弹座舱带来的生存力,而相比于普通战,九年式飞的腹或翼下方还能携带200公斤炸弹,可以说,没有比九年式飞更完美的飞了,可现在,他的九年式,却趴在木箱中睡着大觉,就像现在马明晓自己一样。

“该死的,真不知道,为什么要装大象!”

一想到自己还不知道要睡多少天,马明晓就不平的抱怨着,如果不是因为要组装12架大象式轰炸/运输,也许他的九年式已经完成了组装,现在他正在天空中享受着飞行,享受着空中的凉风,而不是陆地上的燥热。

抱怨的同时,马明晓将视线投向远处的那几架庞然大物,那是几架大型双翼,九年式战斗与其相比,就像是婴儿和大人的差别,“大象”式,那是飞行员们为其取的外号,而现在大象式却取代了它的官方命名“八式”轰炸/运输,宽达三十米的翼间,四台560马力发动,事实上九年式大功率十二缸星型发动就是为其开发的。

这种轰炸是在陛下的直接过问下的,由中航技历时三年方才研发成功,其间摔掉了六架试验,十余名飞行员死伤,可以说,在中航技研发历史上,从没有那一种飞,花费了那么多钱、死伤了那么多飞行员。

最终,这一切,在陛下以及陆军航空队高层看来都是值的,携带25吨炸弹飞行24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一千公里,从没有那一种飞能飞那么远,而且还携带那么多炸弹。

这是一种可以改变战争进程的武器!

陛下曾经如此称赞过“大象”,但在马明晓看来,这种飞根本就是“累赘”,在去年的一次演习之中,他曾攻击过六式轰炸群,轰炸在遭到战斗攻击时,生存力非常令人怀疑。

“最多一百发子弹,就能击落一架轰炸!”

至少在马明晓看来,轰炸动姓差、速度慢,在空战中,这是致命的!可一个“小兵”是无法左右航空队高层的决定,更无法改变陛下那要建立“战略空军”的决心。

“能不能考虑一下巴格达!”

在一架已经完成组装的“大象”式轰炸腹下方,戴着航空队特有的软檐军帽的对队长嘀咕着。

“大象、大象,一头蠢象!”

在航空队中,这个笑话早已经传开了,而从接到作战任务之后,苏光华就想象着通过一场“战略轰炸”,改变众人对轰炸以及战略轰炸的偏见,从而为轰炸和轰炸部队正名。

“轰炸巴格达?”

检查着舱内挂架的徐焕升整个人一愣,然后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副队长。

“咱们接到的任务是轰炸铁路枢纽,阻止土耳其人集结军队,轰炸巴格达,估计即便是咱们申请了,也不见得能得到批准!”

政治后果,这是战略轰炸出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鲜名词,所谓的战略轰炸就是对敌人的国境纵深实施轰炸,而对敌境纵深实施轰炸,又会带来一定的政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