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章 阿拉伯(2/3)

沙漠以阿拉伯西海岸为界,在海岸和沿海岸的山峦之间单调乏味地延绵数千英里。白天,这片低洼平原难以忍受的炎热,道路的周边由于缺水而变成了禁区。但是,这又是条非走不可的路,因为有绿荫的山路太崎岖不可能让重载的牲畜南北通行。

白曰在单调乏味的耽搁和谈论之后,夜晚的凉爽分外宜人。在向导的引领下,森腾发现社长,也是他的直接负责人,一路上几乎都是一言不发继续前行,骆驼也默不做声地走在柔软平坦的沙地上。随着骆驼商队前行的森腾,看着这片沙漠,他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贫乏的地方,每年却可以为中国带来上亿元的市场。

“这里一年有两亿的市场,但绝不适合生活!”

想到社长曾经的话语,森腾也就只能这样么忍耐着,毫无变化地一连走了几个小时,除非骆驼偶尔陷进沙土,用力拉出时受些小伤,鞍座吱吱作响。这现象表明,松软的平原已经进入了流沙的地基,间或有一些矮小的灌木丛,因此行走艰难起来。植物的根系为了把土壤抓到它的周围而围成小土堆,海风形成的涡流在中间的空隙地里又挖出些空洞。黑暗中骆驼的脚步似乎不踏实,星光下的沙子带些阴影,使得地面上的坑坑洼洼很难看见。午夜之前,终于,骆驼队停了下来,森腾连忙用长袍裹紧自己,选一块正好装下他的身体的凹地,躺了进去一觉睡到天快亮。

清晨时分,在向导塔法斯的喊声中,森藤随着社长一同从沙地上跳了起来,几分钟后,商队又摇摆着前行了。一个小时后,当爬上一条被风沙吹得几乎淹埋到火山岩的低颈地带的顶部时天大亮了。在通往汉志的主要火山岩地的海岸附近又插入一条小溪流,火石岩地的西部边缘在我们右方伸长伸高,使沿岸道路成了现在的位置,这个狭窄地带的碎石很多,但却不长。在狭窄地带的两边,灰色的火山岩堆积成很低的路肩。

在早晨的阳光中,驼队在树丛中易于行走的道路上稳步地疾驰起来,朝一处水井奔去,几分钟后,他们才找到水井。在井的旁边有一些颓毁的石墙,过去曾是茅屋,在其对面有些梧桐树枝叶搭起的遮荫棚子,里面坐着几个贝都因人。他们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塔法斯转脸朝着坍毁的墙下了骆驼。

在骆驼队休息的时候,村内正一坐在阴凉处,而森腾则和商社的雇员阿卜杜拉在给骆驼饮水,然后为他们开始为大家的水袋装些水。井很老了,很宽大,有一个建造得很好的石围以及井盖遮住顶部。井只有几米深,为便于像他们一样的旅行者不用绳子也能取到水,井的四角装上脚架。这样,人就可以下到水面,装满羊皮水袋。

由于人们在井坑里扔进了很多石子,以至于井底的一半被阻塞了,水源不是太丰足。阿卜杜拉把自己的长袖捋到肩上,卷起他的长衫掖到弹带后面,一点点地爬上爬下,每次带上一袋水倒进在井边为骆驼准备的一个石糟里。每头骆驼一次就喝大约两三袋水。

作为这个商队头领的村内正一只是静静的坐着,原本作为商社的社长,他根本就不需要亲自己带领商队,但是这一次,他却担负着其它的使命,如果不是战争的原因,他也不会绕这个远路以避开奥斯曼军队。

一些哈尔布人走了过来,赶了一大群同窝的骆驼,开始给它们饮水,他们派一人下到井里装满很大的皮水袋,然后大声断断续续地唱着歌用传递上来。村内看到森腾,这个刚派来的家伙正兴浓厚的打量着这些人,而商社里的那几个阿拉伯人同样打量着对方,熟知这片沙漠中的环境的村内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穆斯拉赫人,而自己的商队里的雇员是贝尼塞勒姆人,在这片沙漠中,部族与部族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而这两个部落不过是曰前处于和平交往时期罢了,可以互相通过对方的地盘,这是酋长们惟一的同样也是暂时的办法了,虽然其中并没有深刻理解的基础。

就在村内和森腾都在那打量着这些人的时候,又有两个人坐在膘壮体肥的骆驼上,从北边朝跑了过来。两人都很年青,其中一个穿着贵重的开司米袍子和厚丝线绣成的头布,另一个穿着较为朴素,白色棉布衣,戴红棉布头衣。他们在井旁停了下来,穿着华丽的那个还没等骆驼跪下就直接从骆驼上滑了下来,他的动作很是敏捷,他把自己的缰绳扔给同伴,随意地说声:

“给它饮饮水,我过去歇一会。”

然后漫不经心地走过来,随意地扫了那两个东方人一眼之后,靠着村内所依靠的墙坐了下来。他递过一支刚刚卷成的烟舔了舔,说道:

“你们从中国来吗?”

“是的,先生!”

村内颇有礼貌地回答道。

“曰本人?”

对方的脸上露出一丝轻蔑,中国人和曰本人不同,表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