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章 梦想(2/3)

记者而由衷满足。担任这个工作当然几乎每天都要跑京中各个政斧关,同那些官员们打交道,不断向官员们提出质疑,然后在报纸上就政斧行为发出质问声,很快当再次回访的时候,却注意到其行为便发生了改变。

一篇文章也许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现在邵振清已深深喜欢上这样的气氛了。

浏览一下十几份报后,邵振清的眉头紧皱着,从报纸上的报道,他能够意识到,现在倒阁风潮或许不仅仅只是一场小风波,也许会酿成一个大风波,因为至少从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而在报纸上,可以看到身为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发表讲话,呼吁公民保持冷静和克制,似乎现在连他也无法控制局势,至少对现在的学生罢课表现的非常无力,他既然不能恢复秩序,又不能做出让步,事实上,除非他主动辞职,否则那些学生,是绝不会主动停止罢课。

事实上,在邵振清看来,这场风波的诡异的有些出奇,或许是因为名记垄断了对学生、工人、商人的采访,所以他曾去采访过明煮党总理梁启超,也去采访过立宪党总理杨度,两派都是无可奉告。

而在另一边,即便是白痴也能看出来,假如没有明煮、立宪两党的鼓动,这学生罢课,根本就不可能像发展成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尤其是在一些矿业、工业省,工人的罢工更多是如浪潮一般,可以说,这一次风波远超过过去任何一次罢课或罢工。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政治风潮,以学界带头、工界参于,而政界又为幕后推的一次政治事件,而更为重要的是,能起到决定姓作用的皇室却在这场风波中保持了沉默,这着实出乎了邵振清的意料,在他看来……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社会部,邵振清电话!”

听着喊声,邵振清整个人随之一愣,这么一清早的,难不成有什么大新闻不成。

十几分钟后,乘着出租车的邵振清来到了庄子公园,在南京有几十座公园,大都是采用诸子百家命名,庄子公园就是其中一处,之所以来这,只是因为他接到一个线报,有一个大新闻要给他,而他的线人是一位老同学。

看一下表的时间,已经是凌晨4点了,现在的公园中并没有什么人,邵振清知道,这个点,那怕就是一个大新闻,恐怕也不能再更改头了,十几万份报纸已经印好了,不过他的脚步却依然很快,因为田程约见的地方让他意识到,这或许将是一个大新闻。

田程和邵振清是大学时代的同学。邵振清后来进了报社,而田程却进入的政斧关,在过去的几年,从田程那里邵振清得到了不少新闻,虽说不是什么大新闻,但是却总能让他掌握一些先,事实上,政斧构就是如此,在中国政斧不能办报纸,所以政斧构需要维持同报界的关系,而提供新闻就是维持关系的一种段。

过去他都是在电话里把新闻讲出来,而这一次却怎么会选择在这里告诉他什么新闻呢?几乎是潜意识的邵振清便意识到,或许这没准还真是一个大新闻,在路上,他甚至考虑过,也许田程将会告诉他一个惊天消息,而且是没得到主管批准的新闻,否则他绝不会选择这个时间,这个钟点。

会是什么新闻呢?

难道说陛下准备插罢课?

如果陛下插的话,他会怎么插?公开支持袁世凯?然后调兵进城维持秩序?但是这个大新闻,以田程的身份,他有可能接触到吗?他是在外交部工作,好像是从事情报工作,不过他并不是特工,他现在是外交部情报处咨讯课的课长,他不能接触到那种事件。

难道会是外交上将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动?

不过邵振清同样觉得很是奇怪,以田程的谨慎、稳重,他是不可能泄露国家密的,否则当初他也不会被晋升为负责同报界接触的咨讯课的课长,这个职位需要他同报界的记者打交道,这意味着稍不慎,就有可能从他的口中泄露出什么密,到那时,谁也救不了他,泄露国家密可是重罪,最轻也是二十年苦役,他所透露出的新闻,无不是不涉及密的,可如果不涉及密的话,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在这种地方和自己见面呢?。

怀揣着诸多的疑问,邵振清加快脚步沿着被路灯照亮的小道朝着公园深处的湖滨走去,一直走到庄子公园的小湖边,在看到湖边树影的椅子上坐着一个人时他才停下了脚步。

“鹏程,好久不见了,是什么事?电话里怎么说不清楚?”

“哦,是你?怎么这么巧啊?是来采访路过这,还是?”

田程用一种非常平淡的口气说,他的口气和表情只让邵振清一愣,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同学原本就是一个八面玲珑型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