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1章 转变(2/2)

ns;虽说心里想通了这一点,但黎渊嘴里却依旧安慰。

“总理放心,一切都会好的,无论如何,海军开疆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这开疆之功是谁也无法忽视的,相比于亲德情绪,国家的利益总是为上的!”

“唉!”

袁世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微微地闭上了眼睛。

“但愿,陛下能念在我……”

聚集在皇宫内作战地图室的人,等侯陛下已经近半小时了。

来晚了,在朝作战地图室走去时陈默然在心里如此想到。

在三个小时前,自己接见了实业界的代表,主要是和他们勾通对德宣战的事宜,当然最重要的是向他们灌输一个观点——中国实业界如何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有利时发展壮大自己,在谈及利用战争实现自身工业大发展时,自己讲得很起劲,忘记了看钟点。

“很快,我们所有的工厂那怕就是曰夜赶工亦无法满足来自协约国的定单!”

“我们要利用欧洲企业因战争撤出东南亚、印度、非洲、南美的有利时,向这些地区输出我们的商品!”

“就是欧洲本土,随着大量企业转入军需,英国、法国的市场,同样需要我们的商品!”

对于中国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天佑,现在中国的黄金储备只有可怜的68吨,甚至白银储备亦不过只有两亿多元,这九年,中国的工业是有了飞速发展,可是代价却是大量黄金外流,利用纸币政策收回的十三亿元白银,十一亿元流出海外,数十亿华元外债,虽说未到山穷水尽的困境,可若是一战不打响,想要维持良姓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大外债,最终却又将进一步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敢于借钱是好,可钱借多了,单是利息都能拖垮中国的经济。

现在好了,世界大战打响了,中国加入了协约国,整个世界的市场都将对中国敞开大门,这些年充分发展起来的工厂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商品,甚至就连“计划经济”中超计划的多达15亿元的商品,很快也能销售一空。

总之,眼下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啊!在自己的领导下,中国将充分的利用计划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发展,当然最重要的却是另外一点……所有被召集的人都已到齐,在陈默然才走进办公室,他对谁也不看,只是在刹那间仰着巴掌微微抬致意。

“见过陛下!”

在财政大臣管明棠、农商大臣熊希龄、帝国银行总裁黄会允三人鞠躬时,陈默然挥了下。

“平身!坐!”

接着陈默然便坐了下来,然后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好了,你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是宣战而不应战,不到迫不得已,中国肯定不会卷入大战,总之,对于这场战争,就像紧急内阁会议上朕的表态,利用有利时,充分发展“战争特需经济”!”

开门见山的同时,陈默然又把视线投给黄会允。

“黄卿,从现在开始,帝国银行必须要放松银根政策,向一切民间资本提供贷款,同时收缩国有企业贷款……”

“什么?”

一听到收缩国有企业贷款,管明棠整个人的眉头一跳,他诧异的看着陛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吗?相比于民间资本,国有企业的规模更大、产能更大、技术更强,自当……”

作为财政大臣的管明棠可是身兼着帝国工业委员主席、帝国国有企业管理委员会等多个职务,或许他并不赞同国进民退的工业发展道路,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却知道,中国想要获得最大利益,必须进一步的充分发挥过去九年间建立起的国有企业的作用。

“所以,才要对国企收紧银根,对民间企业放松银根,同时国有企业还可以向民间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政斧可以将一部分规模小的企业出售给大型企业,这场战争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能一举扭转我国的经济发展危局,同样也将会改变中国的产业经济模式!”

陈默然看一眼管明棠,缓声吐出一句话来。

“过去咱们是国进民退,现在却是要国退民进!”

()

〖&ns;汉语拼音“”简单好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