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章 前夜之夜(2/2)

战争就可以“地方化。”但是,俄国的威胁不容忽视。为此,康拉德拟定了一种把奥[***]队分为四组的动员计划:(1)一个尽可能少的巴尔干组,包括3个集团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第15和第16集团军和在亚哥朗的第13集团军;(2)一个用来对付俄国并于必要时也对付罗马尼亚的8个集团军组:在克拉科的第1集团军,普絷密斯尔的第10集团军,棱堡的第11集团军,赫曼斯塔德的第12集团军,这些是靠近东北边境;维也纳的第2集团军,普来斯堡的第5集团军,喀绍的第6集团军,以及音斯布卢克的第14集团军;(3)一个可以两用的4个集团军组:布达佩斯的第4集团军,特斯发的第7集团军,布拉格的第8集团军,里麦利兹的第9集团军。这些是用来对付或是塞尔维亚或是俄国,如果只是与塞作战,则当第一组从西方进攻塞尔维亚时,这一组便从北方推向多瑙河进攻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但在多瑙河方面作战之前如果俄国进行战争,则可将这支兵力转向北方的加里西亚战;(4)在格拉次的第3集团军作为一种后备军,可以用来对付塞尔维亚或是俄国。这种战略上的安排可以动员奥国一半军队而并不动员靠近俄国边境的任何军队,因而避免了使俄国感到恐慌的任何借口。

就这样,康拉德在7月25曰晚上下令动员包括上述的(1)(3)(4)项的军队。

不知是奥塞两国行动太快,还是列强的反应太慢,在奥塞既已断绝交,并在各自的国内实施动员的情况下,各列强才开始提出了种种和平建议。

英国国务大臣葛雷建议奥俄进行直接会晤,但遭到了法国总统的拒绝,他认为这太危险了。

接着,英、法、俄协约国要求奥延长期限。但是,奥塞已经断交并宣布动员,这一要求不仅是马后炮,而且也很难被奥接受。

接着,葛雷建议对奥俄进行调解,虽然德国表示同意,但法国没有积极响应,俄国大使也不赞同,因为他担心这会影响协约国之间的团结。

葛雷又建议召开德奥俄法四国大使会议,但遭到德国的拒绝。后来在德国驻俄大使的再次建议下,奥俄进行了直接会晤,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当时电报往来需几个小时,而形势变化很快,所以各和平建议提出后,只有各国马上接受才有可能奏效,但当时除英国和意大利外,各国对每次和平建议都因种种原因,或者拒绝或者推诿,从而使各和平建议一一落空。

在科学技术不很发达的当时,对抗国之间的沟通、国际社会的干预和斡旋等处理危的方式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危往往成为战争的前奏,动员便成为战争的彩排。事到如此,看来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得了。

“战争啊!战争!”

接到外交部的汇报之后,轻松的吐口烟雾,半闭着眼睛,陈默然便在心里感叹着这一切。

余光看到桌上另一份来自海军部的文件,在心下一笑,舰队已经进抵德属东非“访问”,舰队随时都可以动员超过2000名武装水兵上岸,剩下的一切非常简单,国内甚至不需要派兵便可以轻松取得德属东非,拥有了德属东非之后,意味着中国在印度洋上有了一片立足之地,只有如此才能像其它列强一样,在非洲角逐自己的利益……还有南太平洋,将来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占据的中东,这一仗之后,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就是中国!

“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到时怎么向国内交待!”

指点击着桌面,尽管一切还没发生,陈默然还是不得不考虑一下,一但海军“自作主张”在德属东非、威廉领地展开行动的话,国内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不仅国会会反对,甚至还有陆军……“看来要……”

()

〖&ns;汉语拼音“”简单好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