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2/4)

上,国会是推脱国际事物最完美的借口,国会不批准、国会不同意,这是过去几年中国推脱国际责任或事物出发点,各国早已经习惯了,现在再抬出一次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点点头,曹巍然便收起了文件,他知道陛下的决定,是不可能更改的。

“陛下,另外,英国大使朱尔典表示,英国有限度的不反对中德续约!”

“哦?英国人没安好心,暂时不用理会!”

一句话后,陈默然转向财政大臣管明棠。

“哲先,我们在欧美行的国债销量如何?”

现在是发行国债的最后时,只有抓住这个时发行更多的债券,中国才能进口更多的械设备,只有如此,才能利用一战的“天赐”争取中国完成从债权国向债务国的转变,但最重要的却是增强国家的整体工业实业,利用一战的这个天赐之,实现工业力量的倍增。

“根据国会批准,今天计划在美国、英国各发行3亿美元及五千万英镑债券,因我国债券利率较为优惠,同时国内工业发展迅速。驻纽约的观察员报告,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我国公债行情看涨,原定批借款额为两亿,如今认购额已达一亿八千五百万美元,在伦敦公债行情亦看涨,目前认购已达三千一百万英镑。但我国在公债在德国和法国的销量不大理想,在法国证券交易所,首批五亿二千万法郎到现在只卖出了半数,向……”

“这么说,短期内是不用担心本期工业建设经费的问题了?”

自中曰停战之后,中国每年都会举债十数亿华元,现在的中国已经背负了超过七十亿华元债务,而外债增多尽管使得中国每年需要支付巨额利息,但带来的工业、交通迅速发展却使整个国家受益颇深。

“是的,今年国资委下属7865家企业都已经完成国规委去年分配的任务,其中上半年利润已经解交国……”

听着一个个数字,陈默然的面上露出些笑容,这或许就是计划经济的好处,能够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过去的几年,中国的工业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即是得益于此。

“……总之,充足的资金储备可以保证今年186个重点项目的年度进展……”

在吐出最后一句话时,管明棠甚至重重的喘了一口气,主管三个全中国最繁忙的部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可以说是挑战着人类精力的最大潜力,财政部负责筹集经费、国规委负责的规划全国工业计划,国资委又掌握所有的国有企业,三个重担压的管明棠有时候都喘不过气来。

“哲勤,”

看一眼管明棠,陈默然心下隐带着一丝愧疚,之所以选择管明棠掌控着全中国最重要的三个部门,是因为其它没有合适的人选,计划经济虽好,但必须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其后果将是灾难姓的,现在中国实施国家规划工业,主体是政斧,但却有大量的民间资本介入,而控制这个范围却需要一个了解市场经济的人,管明棠是最好的人选,除了他,还真没有其它人。

“虽说你的责任重,但也不要艹劳过度,以后要注意休息啊!”

“谢陛下关心!”

在管明棠行礼时,陈默然在寻思着是不是应该让他休息一下时,却冷不防又询问道刘冠雄。

“最近海军派出的训练舰队在什么位置?”

“这个……根据海军今年的训练计划,海军的目前在海上一共有四支远洋训练舰队,分别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及南海进行例行海上训练。”

刘冠雄沉吟片刻后,望着陛下说道。

“训练舰队上都携带如够弹药,如果发生紧急事态,训练舰队应足以进行应急作战,但出于谨慎考虑,臣希望陛下能够同意海军进入战备状态。”

或许是怕陛下不甚了解原因,又补充道。

“我[***]事力量中,海军力量最为薄弱,及早进入战备状态,有利于防止局势突然恶化。”

刘冠雄的话却让蔡锷的眉头一皱。

“我冒昧问一下,海军如果现在进入战备,那会不是引起他国的误解,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是一直反对军事力量进入战备的!”

见蔡锷提起旧事,刘冠雄便按着桌子,温声细语的答道。

“今时非彼曰,再则,事实上,因为我国海军实力有限,即便是进入战备状态,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在此之前,海军方面将会就此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