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16章 导师(2/2)

民族,用屠刀杀尽了这个民族几乎所有的精英,260年的奴役,2亿生灵惨遭杀戮,在异族的愚民政策中,这个民族因落后更陷入民族再次陷落的险境,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为生存而战!”

“为生存而战?”

“是的,总统阁下!为生存而战!这才是我们的军人,在前线战斗的根本,他们肩负的不仅是陛下的期望、国家的期待,而是一个民族是否能够生存于世的希望。为了陛下,陛下会有失望的时候,为了国家,国家会有失望的时候,可生存……”

黄会允的这番高帽倒是让罗斯福陷入沉思之,罗斯福并不知道黄会允在为军队戴着高帽,但他却能够理解这种为生存而战的理念。

“生存是无法战胜的,也是不容妥协的!如果失败,那就需要以一个民族的彻底阵亡为代价,是吗?特使阁下!”

“总统阁下,我们只有一个期望,民族得以生存于世,国家得以立足于世,各友好国家平等待我,这……就是我们唯一的要求,”

黄会允并没有直接回答罗斯福的问题,而是用三天前接到的秘电中特意强调的东西作了回答。

“在某种程度上,汉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扩张姓的民族,我们对外部没有多少诉求,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那么你们又应该怎么解释在荷属东印度的举动呢?”

罗斯福眨了一眼睛,似乎是在揭穿黄会允的伪装。

“代价!”

用有力的声音吐出一个单词,黄会允认真的说道。罗斯福突然转变的话题让他明白,也许罗斯福是想充当中国同荷兰之间的调停人的角色,任何一个美国人和身在美国的各国外交官,都这位罗斯福总统为何热衷于“国际调停”。

罗斯福试图用“国际调停”扩大美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扩大美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在不断的国际调停中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或许就是罗斯福的打算。

明白了这次罗斯福请自己来白宫参加“招待会”一个目的后,黄会允立即在心里思索着如何回答罗斯福的问题,而又不激起这个“潜在重要合作伙伴”的反感。

示弱,显然不行,美国人的姓格导致他们不喜欢弱者,软弱反而会被他们认为可欺的。一味的强硬也不行,要顾全罗斯福这个急欲扩大证明“美国影响力”的美国总统的面子。

“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现在的中国依然为曾遭受的殖民而付出了代价,精神上、土地上、财富上,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总统阁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阁下倡导的一个国际原则!”

选择用罗斯福曾倡导的“国际原则”作出回应后,黄会允面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同时神色变得极为凝重。

“难道,就只有亚洲国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欧美各国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吗?荷兰人屠杀了中国的侨民,所以,他们需要付出代价!不单单是金钱上的,这个代价必须是能够时时提醒他们劳记一点,在他们展开下一次行动的时候,就会念及为上一次愚蠢的行为而付出的代价,西班牙人付出代价是古巴和菲律宾,而中国……总统阁下,我们需要的是兰芳!”

神情凝重的黄会允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低沉中又带着些质问的色彩,几乎说每一个字的时候,黄会允都会用尽可能缓慢的语气说着,以便在脑海中思索着下一句话,在不示弱的同时,又能顾全罗斯福的的面子。

而这种似反问又似不退让的语气中,黄会允把一切都抛给了罗斯福,按照他的意思中国只不过是“按照罗斯福先生所倡导的方式从事着国际事物”,不示弱,又把罗斯福和美国捧成了“中国外交的导师”,可谓是顾了罗斯福和美国的面子,但最后提出的中国的要求,却又令椭圆形办公室的气氛随一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