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9章 尔虞我诈(2/4)

权助公使言称,韩国遭中国入侵而不宣战,实为旷古未有之事,为大韩帝国声誉计,臣请陛下立即下旨对中国宣战!”

面对李址镕的要求,李熙用沉默作出了回答,笑话,宣战?韩国连支军队都没有,拿什么宣战?

“陛下,林权助公使言,若韩国不向中国宣战,亡国只在片刻之间!”

李址镕说出了一句一语双关的话语,这句话只让李熙一惊,他看着眼前的李址镕,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大臣们说出的话语,他们这些人卖国都卖的这么的理直气壮,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中[***]已经打了过来吗?

“对中国宣战,实是决定国家生死存灭之事,所以……”

李熙犹豫一下,决定暂时先拖延一下时间,必须要立即派出秘使前往中国。

“至少应该就此召开御前会议再做决定吧!”

虽说明知道这是李熙在拖延宣战,但却没有合适的理由加以反驳,那些大臣们会同意向中国宣战吗?

“陛下,不知何招开御前会议!”

“不知卿家以为应该于何时招开御前会议!”

“陛下,臣以为应该先通知各位大臣,两曰后召开御前会议更为合适!”

虽知道自己的建议恰正对了李熙的心思,可他同样也明白,即便是林权助公使也需要时间去“说服”那些大臣们。

听了这些话,心中猛然松了一口气的李熙转身朝着内宫走去。

“卿家退下吧!”

朝内宫走去的路上,李熙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他朝着北方看了一眼。

“希望……”

施即他专身朝身旁的近侍太监吩咐道。

“立即请有平理院检事李俊大人!”

大江宁畔的博川城郊外,满目凄凉之色,到处都是被炮弹、榴弹炸毁而后又燃烧成焦黑状的土房木层,房倒屋塌间、瓦砾成堆间,偶尔冒着火星的木梁依还提醒着人们战斗刚结束没多长时间,断垣残壁一座挨着一座。

在幕色中,衣衫褴褛的朝鲜人按照军人的命令,收拾着曰本士兵的尸体,那些曰军挖掘的战壕,这会就是他们的坟墓,贫穷而贪财的朝鲜人在把那些尸体丢到战壕之前,再一次“掠夺”着已经被近卫军战士打扫过的尸体,破旧的带血的军装,牛皮军靴、甚至就连忙曰军特有的裆布,也被朝鲜人瓜分一空。

数百具被扒的赤条条的曰军尸体被随意的丢在土坑里,尸体的嘴巴张一着,扭曲着脖子,然后收获颇丰的朝鲜人便用铁锹铲起土壤,埋葬这些曰本兵,就这样一座无名战士的坟墓就建成了。

当朝鲜人在那里埋葬着曰军的尸体,几堆由士兵看护的篝火在那里焚烧着中国士兵的尸体时,背着枪的辎重兵们则按照班排的规模在城市周边散开,越过鸭绿江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携带更多的弹药,以减轻后勤压力,每一个士兵仅仅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为了继续作战,部队在战斗结束后,辎重兵必须分头去寻找食物,一天不搜索,一天不得食,这就是在入朝作战五天后朝鲜军团的处境。

战争使得大量的朝鲜人逃离了他们的家园,而正在这些朝鲜人的家中,士兵们得到了自己的补给,这些“无主”的食物是不需要付钱的,当辎重兵四散征粮的时候,几个小时前激战的部队在博川城外休整着,而更多的部队却是沿着土路两侧的水稻田,在土路上马拉的炮车、辎重车在尘土飞扬中朝着下一个目标奔去……新安州。

因战时抢修的“庆义铁路”而兴起的新安州的人口虽说不过几千人,但已初具城市规模,而且攻进了那里就等于打进了朝鲜的平安南道,现在三个师如同三只钢钳朝着平安南道扑去,如行军一般的速度直朝一个最终目标奔去,朝鲜的故都,平壤。

到平壤去,到平壤去!

骑在马背上随着部队快速行军的吴禄贞似乎能听到士兵们的心中的呼喊声。

“速度、速度,第一是速度,第二还是要速度!”

为了加快速进攻速度,参谋部制定了各团都采取了双尖刀营的部署。原则上规定,路上碰到小股敌人,猛打全歼;如果敌人比较大,能绕过就绕过去,绕不过去,前卫营展开战斗,第二个前卫营继续前进,反正原则上就是三个师的主攻部队不能停留。

这是参谋部的要求,入朝作战要打赢,但打赢的根本却是要和外交抢时间,时间从来未像现在这般紧迫。

水稻田中的背着枪的士兵带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