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章 白宫贵宾(3/4)

的条件作出了他们的回答,而且根据情报分析,即便是曰本赢得战争,美国试图借助曰本来实现东北门户开放的计划,也将因曰本的“独占”而完全化为泡影,与其这样,到不如帮助中国维持他们对东北的控制,现在的中国可是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

顺从的小个子,背叛了美国!对于眼中只有美国利益的罗斯福来说,曰本的“背叛”使得他意识到,美国必须要在东方寻找合适的代言人,而中国却在最恰当的时候主动的跳了出来,而且他们的军队表现出的战斗力,远超过他的想象。

“特使先生,看到了我发表的严正中立、督促贵国与曰本恢复和谈的声明吗?”

刚坐下的黄会允听到罗斯福总统的话后,连忙回答道。

“拜读过了,但感到非常失望,我很难想象,视自由为生命的美国,竟然如此无视一个渴望和平的国家最基本的诉求。”

他的回答倒在罗斯福的意料之中,随即他用坚定的口吻说道。

“美国总统表示中立,但是本人却站在中国一边,我相信在陆地上,贵国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是的,总统先生,我也相信在一百六十万将士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赢得陆战!”

罗斯福的立场如此意外的微妙,倒是让黄会允大吃一惊,但他随即又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但是,总统先生,我们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曰本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同时与英国还签定有《英曰同盟条约》,现在对于中国来说,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太平洋对岸的朋友,如果美国不能够为我国南方海上安全背书的以保护贵国在华投资的话,那么我们最终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黄会允的毫无隐瞒倒是让罗斯福总统心觉满意,中国和曰本不同,曰本即有强大的海军,也有强大的陆军,他们必须要依赖美国的帮助,才有可能体面的结束与曰本之间的战争,尽管两国都不认为那是战争。

“特使先生,如果说出现针对中国的同盟,我将马上站在中国一边,并尽全力动用一切必要的段以维护中国的利益!”

罗斯福信誓旦旦的作着承诺时,却巧妙的用“同盟”代替了海军,如果英国插中曰冲突,那么美国介入就是合情合理,如果只是他们两个国家的事情,那……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在罗斯福眼中,最好的结局是俄国和曰本将继续彼此牵制,两者都受到削弱,至于中国,只有在俄罗斯受到严重削弱之后,才有可能发挥出他的作用。

“总统先生,为了使中国能够尽快国家的富强,我们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贵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尽管在某种程度不同上牺牲了中国的利益,但是我还是希望它在将来也还是一件好事,只要它还能通过外交协议来加以维持,但正如在台湾的全部历史所证明的,门户开放政策,一旦有一个强国决定不加承认,那么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只有中华帝国的存在,他就不会放弃对外开放之举,这是一个民族寻求的新生的必由之路!这难道不比依靠列强外交维持的门户开放政策更美妙吗?”

黄会允并未直接指出罗斯福的“语病”,而是开始了他的游说,用陛下的话说,就是画一个大大的汤园给美国人,至于美国人吃下去之后是不是空心的,那就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了。

“现在,无论他国是否愿意承认,在中国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把中国当成一个软弱可欺的对,一味施加压力,动辄军事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唯一合作,才能赢得中国的市场,而不是压力或者武力!中华帝国的外交政策是,我们竭力与各国保持友好的关系,但这一前提是平等,我们愿意同任何能够平等待我的国家,进行任何层次的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上的合作,比如美国!”

当黄会允讲述这一点时,他注意观察着罗斯福的表情,见罗斯福并未流露出太多复杂的情绪时,他才继续说下去。

“一个奋进的中国需要美国的技术、器,甚至于大学,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业体,而中国则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而且这是一个对美国完全开放的市场,在去年之前,在中国的西北腹地很难找到美国商品,而现在,在兰州,一个完全用美国器建成毛呢厂正在建设中,在中国的铁路上,有四分之一的车是美国制造,而在郑州一个由美国投资的车制造厂已经破土动工,在上海,中美合资的炼油企业已经在上个月投产,总统先生,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被因为战争的失败导致重沦列强控制的中国更符合美国的利益,还是一个读力自主的中国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呢?”

通过巧妙的讲述再用最后的反问,黄会允成功的把一个问题留给了罗斯福,同样的这个问题也是他在演讲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