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1章 是战争需要他(2/2)



身旁这个年青人提出的问题让多少总让史司眉目间多少带着一丝得意之色,在民族起义期间,淮化公司苦味酸炸药产量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军工生产,炮弹、榴弹、炸药箱,都需要炸药,而强调火力第一的光复军又需要大量的炮弹、榴弹。虽说炸药可以进口,却受限于海关、运输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急时满足工厂生产以及军队的需求。

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史司记起了自己在国外曾看过的一份关于氯酸钾炸药论文,氯酸钾凡士林炸药的威力相当于60%tnt炸药,而这两样来极为广泛,最后用了近三个月时间,他才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氯酸钾凡士林炸药,通过添加铝粉增加了爆炸威力,达到了67%tnt威力。

在广泛试验之后,氯酸钾炸药虽有些许不足,但作为迫击炮弹和榴弹装药,却是再合适不过,过去使用苦味酸或tnt炸药装药,会因威力过大导致铸造壳体破片粉粒化,从而导致威力下降,而氯酸钾炸药的威力恰能满足破片需求,而最重要的是成本低,生产一公斤苦味酸可以生产三十公斤氯酸钾炸药,氯酸钾炸药并未使用昂贵的硝酸。

廉价的炸药使得近卫军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进行一场战争,就像炮弹的成本中,炸药成本占去五成之多。

“旭东,曰本制造一发榴霰弹需要97元,从德国进口一发克虏伯榴霰弹需要13英镑,也就是12元,我们生产一枚同口径榴弹是5485元,可生产120毫米迫击炮弹,仅只需要1789元,这意味着用同样的钱,我们在战场上的火力密度10倍于曰本!所以”

转身看着范锐,史司严肃的吐出几个字。

“是战争需要氯酸钾!”

走到一个标注着天祥字样的木桶前,史司看了一眼木桶上标写的100kg,这些成品最后会送到马鞍山进行混装,然后再由铁路、水路运往承担军工生产的各省“组装所”。

“廉价的炸药是保障我们能否赢得这场战争的根本,东北的战争只进行的八天,不考虑陆军消耗多少山野炮弹和迫击炮弹,单是炸药一项,即消耗了近两千吨,如果我们用的是苦味酸,仅此一项就需近两千万元,可氯酸钾炸药才多少钱?”

负责生产“混合药”的范锐岂会不知道,与需要苯酚、浓硝酸为原料的苦味酸炸药相比,而氯酸钾每吨出厂价不过百元而已,的确可以用物美价廉来形容。

“我们是一个穷国家,就算是一分钱掰成几分钱去花,也很难支撑这场战争。你这里是现在中国最大的炸药厂,供应着全国50%的炸药,为了生产足够的榴弹、迫击炮弹,就连远在四川的铁匠铺、木匠行都在生产榴弹,如果没有炸药,前线就没有足够的榴弹、迫击炮弹,没有这两样,咱们想打赢这一仗就是做梦!”

作为帝国工业部长,史司在说出这番话时多少带着一些无奈,中国是在用一个农业国家去支撑这场战争,各省土铁铺铸造的榴弹壳、柄,再送到省城组装所装炸药、雷管拉索,然后装箱经铁路、水路甚至旱路送到汉口等地,再由铁路送到北方,湖南、江西生产汉阳生产的迫击炮弹壳体,在省城车加弹体,然后送到汉阳装弹尾,汉阳再用上海制造的引信、炸药完成后序加工。

如果以军工质量来看,小作坊生产的700多克重的生铁榴弹,根本就是残次品,可在前线,近卫军的战士必须要拿着这种次品榴弹去和曰本人打仗,马鞍山、淮南、汉阳、江南、广州、德州等正规兵工厂必须要腾出产力全力生产迫击炮弹和山野炮弹。

“部长,不是已经在南京谈判了吗?”

范锐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谈判桌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东印度谈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更何况是东北!”

史司有充分的理由,这场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表面上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停战的契,但实际上,在没有获得停战的优势之前,陛下是绝不会停下他的脚步的,否则也不会再次督促军火生产事宜了,只要还打下去,肯定就会需要炸药。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