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章 沙皇的心思(3/4)

,他从不想得到这个皇位,直到现在,甚至在十年之后,他都未曾作好当沙皇的准备,可他依然想做一个好沙皇,但这实在太难了,他曾经努力过,可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击。

寒风吹来时,脖颈处的隐痛提醒着他那个叫津田的曰本人砍下的那一刀,那身为太子时,访问曰本时被曰本人砍的一刀,似乎像外界所以为的那样,俄罗斯必须要和曰本打仗。但事实呢?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他不仅未曾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促使俄国对曰本宣战,反而曾试图为了俄罗斯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甚至不惜选择适当的妥协,包括接受曰本的要求从满洲撤回军队,作为沙皇,他了解俄罗斯,了解俄罗斯的实力,所以他并不愿意打这场仗。

但是最终贪婪的曰本人毁掉了一切,他们用一场偷袭,使得俄国不得进行一场自己并未准备好的战争。现在对于俄国来说,只能继续打下去,只有赢得这场战争,俄国对有可能一举挽回颓势,使其即将衰落的国运重新复苏。

“维特,你是否知道,德国总参谋部已经制订好了一旦俄罗斯爆发内乱,就联合奥匈帝国出兵协助我镇压革命的方案。”

提到这一点,尼古拉二世又不无感叹的说道。

“可是在几十年,俄罗斯了是欧洲的宪兵啊!”

在他的记忆中,曾经的俄罗斯会令整个欧洲颤抖,即便是克里米亚战争之后,面对遭受重创的的俄罗斯,那些国家也会给予尊重,俄罗斯是欧洲的压路。可是现在呢?一个东方国家却已经可以挑战俄罗斯的权威,并将俄罗斯最后的一线尊严残酷的击成碎片。

“陛下!”

面对陛下的语气的沉重和语间的悲意,维特深鞠一躬后,用一种低沉的语气说道。

“俄罗斯现在已经不是半个世纪前的俄罗斯了!”

拉着维特看着沙皇,方才开口说道。

“陛下,我们还有一个会,昨天臣同中国皇帝陛下的特使张浩先生举行了会面,他向我传达了来自中国皇帝的信息,如果没有奉天的失败,或许我会认为这是狂妄的幻想,但是,陛下,现在对于俄罗斯帝国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在维特看来,无论如何,自己这一次必须要促成陛下接受中国人的建议,那个建议是保全俄罗斯面子的最好的选择了,至少在维特看来,那样可以避免俄罗斯输掉最后一点家当。

“哦?那个篡位的中国人吗?他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于中国的那个依靠“革命”成为皇帝的中国人,尼古拉二世并没有多少好感,实际上他甚至担心在俄罗斯有人有样学样的,像他一样,依靠革命颠覆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中华帝国建立时,俄罗斯的报纸只用了几句话加以报道。

“陛下,现在的满洲军已经无力再去阻挡大山岩的脚步,也许他不仅将会从南满向北满进攻,甚至还有可能会从韩国向远东进攻,而我们在整个远东,却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阻挡他们的进攻!如果远东陷落了,也许整个俄罗斯都将因失败爆发一场革命!”

维特不无担忧的说道,张浩在昨天对他说过这番话,但他却也从自己的渠道得知,早在奉天战役之前,曰本人就设想打赢一场“色当式的围歼战”从而为夺占远东创造会,也正因如此,在奉天战役打响之前之前,维特就曾试图结束这场战争。

可是沙皇却必须要坚持下去,不仅仅是为了“虚幻的胜利”,而是为俄罗斯的最后一次努力,如果俄罗斯承认了失败,代价不是沙皇愿意承担的,同样也不是俄罗斯帝国所能承担的。

“到那时或许我只能祈祷三皇同盟的帮助了!”

尼古拉二世的语中带着一丝嘲弄之味,如果俄罗斯真的战败,一场革命将是不可避免的,到那时他只能依靠自己的表兄弟们派兵帮助俄罗斯镇压革命了。

“可是,陛下,如果你愿意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的话,我们还有一个会,接受中国人的条件,让他们去结束这场战争!”

“他们……中国人,我们曾打进了他们的京城,他们有能力结束这场战争吗?”

尼古拉二世反问一句,5年前,他或是自任总司令,命令几十万军队在短短十数天间,便占领了整个满洲,最后一直打到他们的首都,那此中国人,怎么可能有能力帮助俄罗斯。

“更何况,维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国人一直不都是曰本人的半个盟友吗?他们怎么可能会倒向我们!”

“陛下,国与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正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