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3章 权贼(2/4)

s;
逃兵,长途行军时难免会出现,从出阜阳城,就不断有士兵逃跑,甚至还有基层军官。

“长官,第六师宪兵营昨天抓住了三个逃兵,……”

“命令第六师今天休息时设立军事法庭!”

冷答应一句,肖炘韧没再继续说下去,随着大量的清军部队入编到光复军中,初时那种主官掌生死已经被临设军事法庭所取代,这是为了避免“反正军官”借军法清除黄埔军官。

站在路边,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肖炘韧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情感,现在第一军就是在和北洋军抢时间,必须要抢在他们之前,完成对山东、河南的控制。

斩其首、断其身,想着明天可以越过黄河,肖炘韧脸上露出些冷笑,只要光复军越过黄河,这第一步棋就算走好了,剩下的就要看北边的行动了。

脸上压着怒意,袁世凯形容惨淡地回到总督府,以至于都有些怕见人了。馆中有那得到风声的,免不了私下议论,一传两,两传四,都知道袁副委员长栽了大跟头。孙宝琦、杨士琦这两位副委员长府上的提调,原以为袁世凯和光复军代表见面后,必会立即找他们去商议,谁知竟无动静,孙宝琦还能忍得住,杨士琦却认为不能听其自然。

“慕韩,”杨士琦眼中带着紧意。

“咱们得去,找大……副委员长去问一问吧?是怎么回事?”

“还不是很明白的一回事,光复军夺占山东、河南,是为了断咱们的根基,没有山东、河南,即便是咱们打下京城,最后大帅还是要把军权交出来,去南京上任。”

“可是这样任由他们这么逼着,也没什么办法,走!”

杨士琦拉着他说。

“咱们去看看!”

“慢、慢!去了就得有办法拿出来,先想停当了再说。”

杨士琦想了一下说。

“这件事少不得卜五,他的作用很要紧,现在他在南京身居要职。得赶紧给他发电报。办法我有,且先见了项城再说。”

“卜五”是指徐世昌,他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是现在北洋诸人中在南京政斧中最为显赫。孙宝琦也认为这件事非跟徐世昌商量不可,当即派人去发电报,然后与杨士琦一起到了袁世凯所住的那个院落,刚进垂花门就看到一个矮胖的背影,在走廊上负蹀躞,腰弯得很厉害,仿佛背上不胜负荷似的。

“嗯哼!”杨士琦特意作了一声假咳嗽。

袁世凯闻声回身,看了一下没说话,转身往里而去,孙、杨两人随即默默地跟了进去。

“你们都知道了吧?”

“听说了。”

孙宝琦的声音中,不带任何感情,光复军派来的那位中校代表在来时就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北洋军必须接受改编。

“没有什么!”

杨士琦是很不在乎的态度。

“没什么?”

袁世凯说一瞪眼,盯看着杨士琦。

“眼前要保住军队才行。首先,我怎么才能不去南京赴任,这个折子该怎么措词,我就想不出。”

“不!”杨士琦连忙接口说道。

“决不能自请不赴南京履职。得想法子弄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得想个法子,让副委员长留在这。”

“啊,啊!”

袁世凯精神一振。

“想个什么理由呢?”

“如今最要紧的一件事,是想法子让执政相信副委员长,之所以不赴南京,不是因副委员长不信执政。”

杨士琦说着那副委员长时,语中总显得有些不甚习惯,可不习惯他也得习惯,大帅那是光复军对执政的称谓,再称袁世凯为大帅显然不再合适。

“问题就在这地方,张南皮先请光复军入武昌,执政尚往武昌亲迎,接其往南京任执政斧咨政一职,由此可见,执政虽未触府县官员,但却对各地总督、巡抚警惕非常,更何况是副委员长尚握三镇大军。”

“说得是!”袁世凯深深点头,眉间尽是愁容。

“南京的意思很明白,军事自有参谋部为主,我袁世凯亦非军人,又岂能干涉光复军之军令,所以要我往南京履职,再者北洋军三镇,至今未行改编光复军制……”

那位路国政中校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