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无奈的轮回(2/4)

原料、器的采购要钱,欧美的广告同样需要钱,甚至就连刘仲夏提出的那个“活广告”也需要钱,而且不仅仅只是奖金那么简单,前前后后算算,仅只是汽车就需要几百万元之多。

看着产业印刷厂印制的精美纸币,黄会允却是把眉头轻皱了一下。

“董事长,现在虽说现在产业银行信用不凡,但是……”

心下犹豫着,黄会允自然知道董事长提出发行银元券的意思,无非是为了帮公司再筹款子,虽说明白产业公司就是一个聚财之地,以银行收聚社会闲资,用于产业公司实业发展,但在内心里,却总有些担心。

“董事长,全世界所有的银行都怕挤兑!”

“我知道!”

“按照你的要求,我们需要在各行发行不少于三千万元纸币,若是被人利用,发生挤兑风波,仅只是这三千万元纸币,就有可能葬送产业银行!”

黄会允有他自己的担心,他之所以极力要求公司定造一艘快船,原因就是为了应对挤兑,银行的存款之半变成了产业公司的债券,还有一千万作为贷款放给了江淮路矿,现在产业银行实际存银不过一千余万,而且还分散的六地分行中,总行的存银不超过的五百万元,别说发行三千万纸币,就是现在发生挤兑,恐怕产业银行都无力应对。

“这个……”

他的话让陈默然想起了凯瑟琳的汇升银行经历的挤兑风波,产业银行现在是什么模样,恐怕除了黄会允之外,就数陈默然自己最清楚,从去年十月至今,产业银行实际上就是挖了东墙补西墙。

“几个月,只需要几个月,最迟到年底,我们就不会缺钱,到那时可以说,咱们的钱只会多的花不完,每个月都会有几千万进账!”

陈默然颇为自信的说道,又像是为安慰黄会允一般。

“允达,这两个月,银行收到多少从英国转来的汇款?”

黄会允知道的董事长提到汇款指的是那些,是夫人从英国汇给老板的那款子。

“105万英镑!”

“到年底的时候,我敢保证,每个月至少会有不少于300万英镑的款子汇过来,到那时别说产业银行只有几千万的存款和纸币,即便是有一个亿,咱们也能付得出,回头我给夫人发一封电报,年底的时候时候,运至少600万英镑黄金回来,到那时那些黄金咱们就直接摆到金里头,供人参观,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产业银行的实力……”

“董事长!”

黄会允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那些不过是远水罢了!”

然后又犹豫了一两秒钟。

“若是董事长真想这么干,会允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来听听,允达!”

“自己办厂铸银元!”

压低着声音,黄会允的眼中闪露出些精光来。

“董事长,咱们收的存款里,有六成以上是银两,成色都是折九成三五三的关平纯银后所得银数,鹰洋的成色不过九成,可1块4便能换上一两,若是我们自铸银元,即便是按鹰洋成色,也利润也可接近一成,若是”

这会他的声音压到更低,甚至在说话时几乎就是贴着陈默然耳朵。

“若是调到八成八获得只会更丰!仅此一项,便可让获利数百万元!若是如此,不仅可以毁两重铸,即便是鹰洋收到行里,也可改铸!”

陈默然睁大了眼睛,死盯着面前的黄会允,这家伙显然是被自己成天要银子给逼疯了。

“董事长,唯今之计,只有如此了,咱们器厂里有器,印刷里有制的师傅!”

黄会允又说了一遍,象是要用自己的声音抓住这句话,深怕它逃走似的。

“前些时候,会允和那些钱庄的掌柜聊天时,那些个掌柜谈着银圆不足时,一个个无不是无叹叹气,大家都没有足够的银元,打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物价,便开如由制钱向白银转移,流通所需白银大量增加,银圆远比银两更方面,从光绪二十五年,朝廷征收租捐,用银圆无银两色耗浮,商家和农民自然乐得使用,但外洋流入和自铸的银元的数量总归有限,市面上还是以银两为主。各省铸成的银元,都是国造银元,董事长,银元信用最好的就是鹰洋,咱们就直接仿造鹰洋,用假鹰洋挤兑真鹰洋,即能借着鹰洋的信用把咱们的银元发出去,又能回过来大银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