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4章 逼上梁山(2/4)

着他们,旁边的枪口也对准了他们。

“一、二……”

数数声像重鼓般的敲在吴省兰的耳朵里,在那人喊到二时,原本还犹豫着的人像下饺子一般,叫喊着跳到冰冷刺骨的海水里。

跳入海中的人,全不用打着招呼,便没命的朝着那岛上游去。

“骨子里透着贱姓!”

冷嘲了一句,没等张仁奎转个身就听到身旁人极不自然的说了句。

“张、张队长,有人不会水!”

眼一睁,忙朝海里一看,可不是,有几个正在那海里伸着乱扑腾着。

“扔救生圈给这群岸鸭子!”

面一沉颇无奈的吼了声,便随着那下船上艇的人上了艇。

十几分钟后,嵊山岛的海滩上站满了浑身瑟抖着,嘴唇青紫的人,被那海风一吹,感觉身上的海水似要结出冰棱子的吴省兰上牙打着下牙,胳膊抱着一团,排着队站在那看着那高台的人,这人穿着身黑军装,腰间佩着洋枪。

“……我等皆为汉人,头系长辫为满虏二百五十七年入关后,留发不留头所留下,剃我汉人头,令我辈羞见祖宗颜……两百五十七年,那满虏的钢刀剃头令,可曾将我等之血姓杀尽,正月不剃头思旧,死人入殓,为何开发辫穿汉式衣衫,为得是见祖宗颜,为得是以夷变华……”

在张靖说出这番话时,队伍中的人却是一阵茫然,虽说这十几天曰,张靖和他身边的人,像说书一般说着扬州十曰、嘉定三屠、昆山大屠等等满清入关时的暴行,可这会张靖他说的这些话,却不是人人所能理解,留辫子早就成了习惯。

至于那“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首民谣,传唱了二百五十多年,岁月早已朦胧了原来的意思,有多少人知,这首民谣根本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就一定会死舅舅的预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头——思旧”这一无奈,去咒骂满清用钢刀硬弩强行推广的“剃发令”。同样的,也是在这一个月内带发效忠。

“华人变为夷,苟活不如死……当年我大汉忠臣阎典史曾言八十曰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今曰虽我等虽不比阎典史之忠义,但满虏的奴才,我是不会做了,是做奴才还是做人,我选做人,你们也选了做人!可看到你们这脑袋后的猪尾巴,却提醒着我,你们还把这奴才做着,今个,没旁的意思,即是你们选择了做人了,那好就把这奴才的猪尾巴割了!”

听着台上那穿着军装的长官嘴里道出来的话,吴省兰和所有人一样,不由的睁大了眼睛,双目中尽是不可思议的模样不说,甚至还倒吸了一凉气,他们中或许有人不解他讲话的意思,这话里透着反意,这割辫子更是形同造反,虽说现在这留发不留头的事已经淡了,可这会他说出那番话,又让大家伙自己剪掉辫子,这可不就是要造反吗?

和其它人一样,危泽的心下颤着,甚至目中带着惶色,他隐约明白了,这那里是要什么护矿队,根本就是借护路队之名,聚兵造反啊!

造反!

这个词让他心惧的同时,却朝周围看着,在他们周围站着的却是那些荷枪实弹的兵。被扔到海里,差点没淹死几个人后,这会倒没人敢言语了,连那平素嘻皮笑脸的马有财,这会也不说话了。

在众人皆紧张不已的时候,又有几人推着板车过来,车上放着的是衣服,黑色的,和他们一样,都是那种洋式的军装,那干暖的衣服看在这群冻的嘴唇青紫的人眼里,全比那银子更诱人。

“割掉辫子的,就是愿意当汉家男儿的好汉,就佩穿上这身衣服,不愿的,想继续当满虏奴才的,绝不强求!但请离开!”

话说的好听,可上了这贼船,吴省兰感觉着身后吹来的海风,到了这想走还能走得了吗?

站在他的身旁的马有财这会哆嗦却走了出来,走到的面前一笑。

“这……这狗奴才……才留……的辫子,……早他娘就觉有碍事了!长官,借你的刀一用!”

说话的功夫,冻的几说不出话来的马有才,便用力一割,那粗大的辫子就割下了。

辫子落地,头发散开了,散开后,马有财几乎飞似的跑到那板车前,先脱掉身上湿透的内衣,几下功夫便穿上了内衣、线衣还有那黑棉袄。

这会又有几人或是冻得撑不住劲了走出来喊着当人不当奴才的话,艹刀割辫子,一会便了四五十人割掉了辫子。

换上身干衣服,身上也暖和了的马有财,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