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26章 马尾长谈(2/2)

差,而且……若是当时朝廷能利用好比较有利的外交形势,譬如高升号被日本人击沉后,英国国内一片哗然,很多英国人都认为小/日本敢击沉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必须要予以还击。

英国内阁还责成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尔派出两艘军舰,一艘去黄海现场调查取证,另一艘则航抵大坂,问责日本政府。

可惜,日本人服软得快,清政府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否则,就是北洋水师和英国远东舰队二打一的局面了。

好好的斗地主不打,非要单掐,结果还……掐输了。

载洵对于朝堂上那帮只知互喷口水,却从不知睁开眼看看世界的老学究们,不得不竖起一根中指。

……

飞翔号并不是一艘合适的远洋战舰,从远东舰队的母港维多利亚港出发,北上天津数千余里,无论是它那六百多吨的小体格,还是大多时低于十节的航速,都让载洵甚是无语。

不过,好歹是艘专船,加之载洵回国的消息,早已经被传谕沿海各府,飞翔号每到一地加煤加水补济时,皆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欢迎。

在福州,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卞宝第更是亲自到马尾军港迎接。

中法之战时,号称清流三大才子之一的张佩伦愚蠢的在已经宣战之后,还轻易放法国舰队入港,导致曾经大清第一的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马尾军港中历经沈葆桢、丁日晶等晚清名臣大力建设的炮台防御措施,形同虚设,皆在海战中惨遭摧毁。

而今,距马尾海战,也不过刚过了五六个年头,飞翔号驶进的马尾军港,举目所及之处,尽是一片残破。港口的泊位中,也仅有几艘吨位可怜的木壳战舰凄凉的依靠在一边。

载洵在入港之后,便一直是立于前甲板上,无声凝望。中法之战,是一段耻辱,更是一段用热血染就的催人奋醒的史诗。

这次与卞总督的马尾会面,本不合规矩。

不说闽浙总督位高权重,在大清是绝对的超品大员,而载洵的官身却只有从三品的泰西学政督办,若是放在后世建国之初,这便是政治局委员兼华南局书记和旅欧学生会秘书长之间的区别,天差地别。

而卞宝第本人更是出身于“两世棨戟遥相望,同时七印何辉煌”的官宦世家……当然,比出身,载洵是不输任何人的,但卞宝第乃为咸丰元年举人,论资历,那是便如李鸿章和翁师傅也是比不得的。

如此封疆大吏,在距总督府二十公里开外的马尾港码头上,会见求学归来的洵贝勒,其中源由让所有人都难以窥测。

即便是在许多年后,帝国的一些热衷于研究神武大帝生平的史学家们,也对这次在后世被称为“马尾长谈”的会面晦若莫深。

以当时会面双方的身份、官职、社会影响力,卞总督无论如何也不会亲自去接见后生小辈的载洵,哪怕他是皇上之弟、亲王之子。

但事实上,卞宝第来了,还是轻车简从的来了。没有摆什么总督谱,更没有什么制台大人的车马相随。就在重新修缮的福建船政衙门中,一老一少,一汉一满,相差近五十岁的二人以茶代酒,把盏言欢。

没有人知道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就连总督府最受卞宝第信任的胡师爷,也只是随侍在门外,凭受南国湿热海风的吹打。

但可以肯定的,后世被称为大清第一特区的台湾经济特区建立的最初设想,便是在此次长谈中,由总督大人和载洵共同确立的。

在帝国时代,也有很多怀念满清的遗老遗少们,更习惯称第一特区为“叛逆之源”,当然,每次提起这个话题,如“若是没那鬼劳什的第一特区,咱旗人的天下至于被那个背祖忘宗的家伙给祸害了吗?”这样诋毁神武大帝的话,也是必不可少的。

……

“吾非圣贤,由得人去评价;是非功过,亦有历史证明。”

——引自帝国元年,陛下的大赦令中,关于“妄议罪”的一句话。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