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17章 北洋之藩(2/2)

“难不成你还真以为贝勒爷我年幼无知,比较好唬弄吗?”

这话就有些诛心了,薛福成也是连忙抱拳面东,“洵贝勒您这话就过了,老夫蒙太后与皇上隆恩信任,出使泰西,绝对是为朝廷尽心尽力。又怎么能说是为中堂大人一人呢?况且北洋水师有朝廷之水师,北洋之总理亦为令尊醇亲王,我……”

“哈哈,好了!薛大人,载洵年幼,随口戏言,莫非你还当真了吗?桑赫斯特就桑赫斯特,能和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成为校友,我亦求之不得。”

既然连读个海军学校都早早被李鸿章所关注,那就不也罢。载洵也从来没认为自己是个海军天才,读几年英国的军校,就能真的成为优秀的海军统帅。

知人善用,人尽其材,方为王道。说到底,没有人是全才,专业的活让专业人士去做,才是最正确的。

但薛福成对于读海军军校一事的阻挠,还是给载洵提了个醒。

在民族崛起、中华复兴之路上,如果说国外的敌对无数,每一个列强都有可能是中华的敌人;那么在国内,载洵的目标就很明确了。

老佛爷?那只是一个擅长玩些小手段的老女人罢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她还能真的佛化万千、覆手为云不成?

载洵很清楚,在蒙古骑兵已经落伍的年代,在绿营普遍丧失战斗力的年代,他的国内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洋,就是李鸿章。

甲午之战,北洋以一藩之力对敌一国,虽败犹荣,亦足见北洋之强大。后世曾有人统计过,在淮系最为强大的时候,全国的督抚(总督和巡抚,相当于省部级)一级高官,有13人出自淮系,提督总兵有的数十余人,而府台级(府台、道台)更是要以数百而论。

这几乎占了大清地方重要官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一些。

这么庞大的势力集团,李中堂“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也实属正常不过。

想要打碎旧规,破而后立,实现强大中华的理想,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旧有势力。载洵相信,哪怕就是背祖望宗,如炮党一般喊出“驱除鞑虏”的口号,李鸿章也会最先跳出来铲除自己这个大叛逆。

长毛作乱,满人不敌,“八旗无有能战者”,还不是曾国藩和老李这对师徒联手保住了大清的江山?

“民族团结真的很重要!”

载洵摇了摇头,在薛大使有些诧异的目光中,结束关于留学院校选择的话题。

毫无疑问,薛福成是个能吏,也是个忠臣,可是却不能为我所用。哪怕载洵是大清皇帝的亲弟弟,是铁帽子亲王的阿哥贝勒。

“这世界又会有多少人可以为我所用?”

拒绝了薛大使安排的所谓接风晚宴,有些惆怅的回到了公使馆安排的房间。小丫鬟在紧着给贝勒爷收拾房间,载洵却是仰面长叹。

皇弟、贝勒、阿哥,这样的身世,是助力,也是阻力;是便利,却也是禁锢。

载洵想像着,当有一天,自己振臂高呼,扯起反清大旗时,绝对不会是从者如云的场面。怕是连天地会那样的反清组织,也会笑掉大牙吧?

难不成非要来一段宫斗戏?

李二玄武门之变,千古盛世却难掩千载骂名;圣祖康熙朝十子夺嫡,更是真真切切的上演了一番兄弟阋墙的悲剧。

中华人,外战如何暂且不提,内斗却从来不会含糊,自古便是如此。

“妈蛋,我要是生在南方汉人宗族,哪怕是南洋华侨家也比生在皇家强些吧?至少爷可以光明正大的喊出驱除鞑虏神马滴……不对,那就不能自称为爷了,哪还会有如今……没了贝勒这个身份,就连艾玛那女人,也不会高看自己半分吧?”

想起离开海牙之前,在一次舞会之后,借着醉意对于艾玛的调/戏,而王太后又羞又怒的欲就还拒的暧昧,现在还让载洵一阵阵的火热。

母女兼收?不知道怎么滴,正在考虑着大事的载洵,突然就冒出了一个禽兽得不能再禽兽的念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