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13 伊兰组织的训练营(2/2)

这里竟然别有洞天。

在千百年里的时间里,在风化作用的影响下,山体被掏出了一个巨大的洞穴,山顶成了洞穴的天然顶棚,山洞的深处还有人工开凿的痕迹。看得出来,因为风蚀作用和自然的崩塌,山体出现了一个缺口。山顶处却没有塌,反而成为了一个天然的顶棚。

后来应该是有人开凿过了山体,扩大了洞穴。

车队就开进了这个山洞里面。如果从山洞口往里面看,实际的山洞的大要比从外面看过去大很多了。山洞的入口被开凿出了一条路,修整地很平整,但是有一个一米多高得上坡。道路两边的山石也被人工修整过,俨然就是两道城墙,因为地形的原因,路旁到山体逐步升高。墙面连接的山体也被凿出了一个三米多深,两米多高的石室,靠外的一侧开凿了一条二十公分高的窗口。这样的石室一边一个,如果作为暗堡火力点的话,配合正面的城墙火力点,应该还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挡正面的攻击。

而如果从防御的角度来,光是那道缓坡就非常的有意义。

因为山洞里面还往下进行了挖掘,所以实际上虽然从外面看不过是一道一米多高的平整坡道,对于绝大多数的民用车辆来都不是什么难题,但是上了坡翻过坡顶就是一道三米多的高的坡道,也就是,车辆在冲上正面的坡顶的瞬间,整个车底盘将会暴露出来。而事实上,就算是世界上硬防御力最强的1a2e如果被用反坦克火箭筒对着底盘来上一下子当场就得挂掉。

山洞里面就更不得了,向两边的山体里开凿了很大的一块部分,而且两侧都开凿出了很多的岩石房间。应该是用来住人的,因为每一间除了有门之外还开有窗户,窗户就在门的旁边。这种房间目测大的不过十五六个平方,的就是**个平方。

在入口左侧的一侧山体的最底下往下挖了一个下坡,下坡路一直往地下在挖。

在坡路两侧利用挖出来的土石堆积了两个土墙,正面也是土墙,三面墙形成一个没有完全封住两边通道的,而是在两边留有通道,但是通道外还修了墙,形成了新的回廊。几堵土墙构筑了两个全直角的走廊结构,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冲击波的构筑格局,在以前阵地战上,堑壕都会挖成这种直角的曲折结构,大型永备地堡的入口也会弄成这种结构。这种结构就算是有炮弹直接落进战壕里,冲击力也会被压缩在最的范围内,减轻炮弹带来的杀伤。这么看起来,这个地洞口专门使用这么一个结构,这个地洞应该是储藏武器弹药用的,这个设计是抵御因为意外造成弹药库爆炸而制造的。

山洞下了入口的坡之后先是一段作为道路的空地,之后是一块更低的洼地,也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这块空地的面积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摆满了军队才会有的越野训练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型的射击训练场。

射击训练场被设置在最里面,训练场的一头用沙袋堆起来了一堵墙,这样可以避免子弹打在岩石上到处乱飞。

也就是,这个地方除了条件简陋之外,根本就是一个藏兵洞。这个山洞也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挖得深,加上山体的遮蔽,这里面虽然白天就天然的亮堂,但是却非常的凉快,太阳只能晒到洞口一点点的位置。

在训练场上,几十个穿着黑色短袖的人在训练,一些在反复地跑障碍练体能,一些在射击训练场练习射击。仔细看,射击场虽然,射击道不多,而且也就只能联系五十米射击,但是仔细看就能发现射击道上还有一些障碍物,可以联系运动射击。

在山洞的各处也还有拿着枪带着黑色面罩只露出两只眼睛的人在站岗放哨。

从这些人身上穿着的统一式样的黑色短袖上衣来看,这帮人就是伊兰组织的人,一个在中东地区新兴的恐怖组织,而且来势汹汹,触手已经伸进了许多个国家。这是伊兰组织的一个训练营,而且是一个主要的训练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