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颠覆黑白(2/3)

夜是个天高云清的良夜,漪涟得以体会什么叫做晴天霹雳。她不禁往衣裙上蹭了一把冷汗,动摇道,“口说无凭。”

“如果有证据早送呈圣裁,何必费大周折暗起兵刃。”

漪涟借机把握,“所以很可能根本是你弄错了。”

苏曜的眼神开始冷冽,眉宇间幽怨绵长,“给你看样东西。”他从怀里取出一本奏折样的东西,“七七提着最后一口气将她所见所闻告诉我,我寻机查了点东西。这册族谱是从府衙的案卷里抄出来的。”

漪涟犹豫了半晌,没法回避。

打开一看,族谱很长,一串串名字漪涟都不认得,只隐约觉得意味浓厚。直到翻到最后几页,她疑心嘀咕,“殷仁?”记得之前翻的案卷,李巽特别留意过殷家,“是落中贪污案的主犯?”当年宗亲全体被判斩首,所以族谱只记到约二十年前。

“是。”苏曜道,“你往下看看。”

漪涟怀着疑虑往下看,没发现有什么稀奇,独有一个名字如针扎一样刺进眼里。是殷仁之子,殷律,“……字,长离。”

长离……

曾经听过这两个字。

古琴……长离……

“婆婆多番暗示,还当着你的面送了长离古琴,你却浑然不觉。”苏曜撇了她一眼,道,“当年,殷仁贪污赈灾款被言官弹劾,殷家满门几乎为此丧命,只有殷仁的幼子殷律寄养在外戚家中,躲过一劫。事后殷家宗宅被焚,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有府衙留了一份案卷,方知落中曾有殷家一脉。我父苏明与殷仁曾有交情,那把长离琴是他私心藏下的。”

“殷律爱琴,尤其是长离琴。儿时我见过他两次,气韵初成,风姿卓绝,没想到日后他会成为叱咤风云的君太师。倒是爱琴一样,始终未变。”苏曜神情是阴冷的,就算没有失魂症,他也活像个幽魂,“殷家没落时他十岁,是记事的年纪了。”

君珑,是殷律。

而当年指证罪臣殷仁的人正是苏明!

其中因果玄机仿佛已昭然若揭,不必再点明。漪涟还在试图寻找一种可能,“即便他真是殷长离,怎么证明他一定会为了殷家报复你们。”

“我父壮年之时乍然请辞卸甲,归乡之后终日恐慌是为何?若非七七机缘巧合听得真相,我至今不知是君珑威逼恐吓才致我父亲精神失常。”苏曜呼吸略急,“那日七七去旧宅探望,亲眼看见君珑逼死父亲。她无心暴露了行踪,所以在回苏楼的途中被杀害,那几个劫匪不过是替死鬼。”

漪涟感觉喘不上气。

“听说你帮朝廷翻了姝妃案,唐非当场暴毙。”苏曜突然提及此事,意味深长道,“宫闱过往你可深究过?结案之时,是否敢说姝妃案真相大白,绝无半点疏漏!”

漪涟突然想起叶离临走时的话,告诫她此案不可继续深究。现在想来,除了事关皇帝,是不是叶离还发现了什么才再三叮咛。

“……你想说他和姝妃案也有关系?”漪涟的声音在发颤。

苏曜不是喜欢拐弯抹角的人,过于直接让人措手不及,“唐非罪在扰乱朝纲,以夏氏蛊惑君王。姝妃的冤案,他是替君珑背了黑锅。”他垂眸一刻,“杀妃弑帝,坑害重臣,牵累无辜,君珑的滔天罪行远在唐非之上!”

漪涟顿时失声难言。

苏曜步步紧逼,“我听说过大理寺的场面,唐非暴毙突然,你竟不觉得蹊跷?”

“……”

“我不能判断是谁出手灭口,但一定是君珑指示,别忘了唐非临死前说的话。”

漪涟记得唐非临死前说,‘君珑,你也不会好过’。仔细回想唐非是迎面中招,说不定他看见了谁是凶手。

“叶离移花接木使得好,唐非杀了替死的宫女,以为杀了姝妃洋洋得意。殊不知君珑一招借刀杀人用得更妙,将风声传出去,用唐非的刀杀了姝妃,他乐观其成。”

经苏曜一提,漪涟突然发现之前的重大疏忽。

依叶离的证词,陆远程应该在姝妃换容后前往接应,却因陆远程不在京城临时换了旁人。她一直以为是唐非发现了破绽,派人假装接应,趁机杀了姝妃。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如果那时姝妃被杀,死后一定是满脸伤口,而躺在陆华庄地宫里的本尊容颜完好。恢复到伤疤褪尽至少需要一个月,换句话说,姝妃换容之后至少在京城逗留了一个月!

唐非不会多留后患,那是谁替陆远程接应了姝妃?

还能够不漏痕迹的放出风声,杀人于无形。

漪涟想到爷爷留给君珑的亲笔信,托付他照顾李巽……她不敢往下想,好多疑点!

“殷仁私吞赈灾款贿赂太子,开审对太子总是无益,所以文宣帝将案子一刀切,并未公开审查。据闻这是他和姝妃商议的结果,太子是国本,不可动摇。朝廷官员只知其案,不知详情,连处决殷仁都交予陆华庄来办。”

宣文帝时期,陆华庄还常为朝廷办事。

苏曜道,“为写案卷,我父亲提供了证词,因此成了君珑的眼中钉。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