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6章 不战屈人(1/2)

巴蜀方面会不知道这件事么?

从逻辑上来说是可能的,不就是2来俩吉普车的“区区小事”么,对于一个县来说是一件大事,但拜托,省里会将这么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看在眼里?;

但逻辑是逻辑,官场中的事情从来不能用“逻辑”这两个字来形容,或许一开始的确是不知道,但当陈耕搅得满城风雨、连蓉城军区的高级领导都惊动了的时候,省里的领导还会不知道?

笑话!

至于是个别领导们是装作不知道,还是成了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会说出口的“共同的秘密”,这个只有天知道!

有人说了,之前润华实业来投资的时候,省里的领导不还再三表示欢迎润华实业来投资么,言犹在耳,这种事情有点过于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吧?真这么搞,以后谁还敢来投资?

这么想就太天真了,政治这个东西哪有非黑即白的?就说3年后的中美两国吧,两国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地球两极……估计毛熊会在一边跳着脚表示不服:偶家核弹多多,凭啥不算我一个?……美国人一边拼命的鼓吹咱们中国成了世界的威胁、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在西南、西北、南海等诸多问题上拼了命的给中国下绊子,一边又在拼命的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攥着蛋糕这话足以形容3年后的中美两国关系,两人一边拼了命的想尽一切办法捅对方一刀,可捅刀子的同时又怕捅的太深了,对方流血太多,赶紧给对方嘴里塞口蛋糕补充一下营养。

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当然很不舒服,但不同于前苏联那个一条腿走路的瘸子,中国的军事和经济这两条腿长的差不多粗壮,两条腿走的那是相当的稳当,美国人就算心里再怎么不舒服,也得承认这一点。

国与国之间是这样的,具体到这件事上,巴蜀与润华实业之间其实也差不离,所以在现原本打算的敲润华实业一记闷棍的做法似乎行不通,立刻就拿出了蛋糕:哎呀呀,不要误会嘛,大家可是好朋友来着……

唯一的问题就是绵州和三台方面一下子苦逼了,不但苦逼了,干脆直接就吓尿了:就为了这么几辆车,你陈耕竟然把《光明日报》和《参考消息》的记者都给请来了,大家不过开个玩笑嘛,何至于这样?什么?央视的记者也要来……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听说绵州的一把手当天就来蓉城华西医院了,据说是心脏不太好,来检查检查。

………………………………

“这么简单就解决了?”孟海波和黄文清咂咂嘴,觉得有点太不可思议:“报纸不都还没开始报道么?他们怎么就怂了?”

陈耕一脸无语的望着这两位:“你们这是典型的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啊,能当官的有几个脑子不好使的?“车子再好,人没了,最后车子还不是便宜了后来的王清愣了一下,眼睛顿时一亮,连忙问道:“这话怎么说?”

“怎么说?”陈耕嘿嘿一笑,得意的道:“我问你们,那三位记者走了没有?”

“当然没走,不是说后天走么……卧槽!”黄文清终于反应了过来:记者还没走呢,一切都还没有盖棺定论,在没有充分做好这三位记者的思想工作之前,鬼知道这三位记者回去之后会不会把巴蜀的天给捅出个窟窿?

而巴蜀的天会不会被捅出个窟窿,最关键的点就落在了陈耕身上。

黄文清一脸无语的望着陈耕:“你小子,太阴了!”

不过说是这么说,可黄文清和孟海波两人严重看着陈耕的眼神都有点兴奋。

军人嘛,都不太善于和官僚动脑子,大家习惯于“能动手尽量不吵吵”,但官员们不一样,他们更习惯于“你瞅啥?瞅你咋滴?;你瞅啥?瞅你咋滴……”的无限循环往复,遇到这种情况,习惯于“能收手尽量不吵吵”的丘清道:“两位老哥,咱们一起去渐渐这位郭主任?”

“好啊。”

有这么好的看热闹的机会,两人怎么舍得拒绝?

…………………………………………

看到郭东海的身影,陈耕当即快步迎上前去,笑吟吟的伸出手,道:“郭主任,咱们又见面了。”

“是啊是啊,又见面了,”郭东海满脸笑容的连连点头,握着陈耕的手一阵猛摇:“上次和陈经理分别后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和陈经理再次见面呢,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

说到这,郭东海故意抱怨道:“老弟,说起来就是你的不是了,怎么来蓉城办事也不来找我?这是拿我当外人呢?”

“怎么会?郭哥您想哪儿去了?”陈耕瞪大了眼睛,一脸委屈的道:“如不过杀鸡不能用牛刀,打蚊子咱们有个******就行了,怎么能动用您这尊大炮?果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大a麻烦,不用郭哥你说,我也得去找你。”

看着这俩人如同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般热情的寒暄,孟海波和黄文清两人心头同时冒出来一个念头:虚伪!

“难怪陈经理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大,就冲他这份一本正经的胡说清,孟海波轻声道。

黄文清赞同的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