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康熙大腿要抱住(2/3)

想到这里,张天宝浑身也打了个冷战,站起身来,往外走去,边走边叫道“明天我在这等你啊”。说完飞一般的跑掉了。

康熙看张天宝如火烧屁股般的跑掉,一愣,也不知道张天宝怎么了,随即也哼着从张天宝哪里来的小曲一步三摇的走了。

第二天,张天宝早早的到了练功房等康熙,他要看康熙怎么带他去看皇帝,不一会功夫,门外传来脚步声,张天宝听见脚步身兴奋起来,终于混出头啦。=你读读

门开,走进2个小太监来,张天宝一愣,其中一个小太监开口恭敬的道“您可是宝公公”。

“啊,我是,我是,你们是。。。”。张天宝满脸疑惑。

“是小玄子让我们请你过去的,请公公随我二人这就去吧”。那小太监提起‘小玄子’三字格外的尊敬。

“好,好,还要劳烦二位公公带路,这是点小意思,万望收下”。张天宝说着就掏出几两银子来。

“不敢,小的们怎可收宝公公的钱财”。另一个小太监满脸媚笑的说道。

“拿着,拿着,小小意思而已”。张天宝豪爽的把银子塞进小太监的手中。

“这。。。。小的们谢宝公公的赏”。二小太监赶紧媚笑的答谢。

“这就走吧,呵呵”。张天宝笑咪咪的。

走了一盏茶时分,二人带着张天宝绕过一个后院,从旁边一扇小门中挨身而进,再穿过两座小小的花园,走进一间

大房中。

“小玄子让宝公公在此等他,小的们告退了”。

“哦,好的,有劳二位公公了”。张天宝拱手道谢。

待二人走后,张天宝打量起房子来,但见房中一排排都是书架,架上都摆满了书,也不知有几千几万本书。中间排放着一张紫檀木的书桌极大,桌面金镶玉嵌,桌上摊着一本书,左首放着的砚台笔筒也都雕刻精致。那椅子上也披了锦缎,绣着一条金龙。书桌右首是一只青铜古鼎,烧着檀香,鼎盖的兽头口中袅袅吐出一楼楼青烟。

张天宝暗暗咋舌,真是气派啊,皇帝就是皇帝,这次我可是发达了,嘿嘿。

正自陶醉之际,忽听得书房彼端门外靴声响起,跟着两扇门呀的一声开了,原来房中那边的一座大屏之后另行有门,有人走了进来。张天宝一惊,先躲起来看看是不是康熙再说,随即急忙贴墙而立,缩在一排书架后面。只听得两个人走进书房,挥拂尘四下里拂拭。

过不多时,又听见走进一个人来,先前两人退出了书房。另外那人却在书房中慢慢的来回踱步。

张天宝刚想探头去看哪人,忽然门外有人朗声说道:“回皇上,鳌少保有急事要叩见皇上,在外候旨。”书房内那人嗯了一声。张天宝听的此话大喜:“这人果然就是小玄子--康熙”。

便欲出来唤哪康熙,不想此时一个人已走进书房,说道:“奴才鳌拜叩见皇上!”说着跪下磕头。

张天宝忙探头看去,只见一个魁梧大汉爬在地上磕头。他不敢多看,怕鳌拜一抬头看见到自己,到时候可不好解释,忙将头缩了回去。

那鳌拜不等康熙发话,径自起身,“臣已年迈,容臣平身侍候!”

张天宝一听此话,暗道,这鳌拜果然张狂的很啦,都不把康熙放在眼里。

只听康熙笑了笑说道:“自然可以”。

鳌拜站起身来,说道:“回皇上:苏克萨哈,朱昌祚、王登联身为大吏,不遵圣训,欺君罔上,蓄有异心,已无人臣之礼,按律宜处斩刑!”

康熙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鳌拜又道:“皇上刚刚亲政,这苏克萨哈等人便上奏章,说什么‘兹遇躬亲大政,伏祈睿鉴,令臣往守先皇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存。‘那不是明明貌似皇上吗?皇上不亲大政,他们就要死了。这是说皇上对奴才们残暴得很。”康熙仍是嗯了一声。

鳌拜见康熙不语,低头想想又说:“那几人上书满汉一家同处,可不知满汉杂处,皆被汉人同化,失我列祖列宗古朴之制!”

康熙这才开口说道:“满汉各旗人等,已和睦相处二十余年,并无隔阂。如今无端让他们背井离乡,只怕算不得什么善政罢?他们所言虽有不实之词,朕观其本意,倒是一片赤诚。”

鳌拜此时见康熙答话得体,找不出毛病,顿时挥臂扬眉高声疾呼:“不遵圣训,欺君之罪,本应凌迟处死,皇上如此犹疑不决,何以儆戒后人?”

康熙见鳌拜如此,心中不由恐惧,但仍道“为君者当集思广义,古书上说得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味杀头,不许人说出心里的话来,那终究不好。”

鳌拜嘿嘿一笑道:“汉人书生的话,是最听不得的,倘若汉人这些读书人的话对,怎么汉人的江山,又会落入咱们满洲人手里呢?所以奴才奉劝皇上,汉人这许多书,还是少读为妙,只有越读脑子越糊涂了。”

张天宝听后,心里骂道,放你娘的屁,我们汉人的化岂是你这个屠夫能明白的,难怪后来被康熙剁了,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