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四节 欧洲开战(3/4)

。王后奥古斯塔阻拦不了一怒之下离开柏林以示抗议。太子腓特烈是高级军官他也反对他说这样手足相残是不会有好结果反而会丧失西里西亚和莱茵河的土地。前王的王后是巴伐利亚人对此她表示愤怒。太子妃维多利亚公主是英国人她当然也反对说这会给整个欧洲带来战乱。一些老臣得知战争将生在自己民族之间也表示反对。现在仿佛只有君主与俾斯麦是同意主战的。这使得两个人陷入孤立。

最后君主说:“我知道你们个个都反对我没有一个不反对我!但是我宁愿亲自拔刀率军赴敌也不愿意看见普鲁士让步!”

俾斯麦说:“我知道我已十分令人憎恶——好运气是靠不住的如同你们的见解一样我是拿我的头来作赌注的哪怕是晚上就砍了我的头我也要赌到底!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德意志都不可能与从前一样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没有人敢回应俾斯麦但是太子腓特烈对他说:“即使开仗普鲁士未必会赢也有打败仗的可能性。您想过后果吗?”说这话的时候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父亲威廉仿佛在说君主会因此退位而你会被绞死。

俾斯麦清楚打败仗对他不利君主退位也对他不利。

但是俾斯麦凶狠的回答:“如果失败倘若把我判绞刑那又算得了什么?倘若那条绞索把你的君位捆在新德意志之上捆得越来越紧那就够了!”

太子听了他的话不再出声反对。无论如何他也要支持俾斯麦。

1月8日太子腓特烈代表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会表示必须成立北德意志联合会由普鲁士主导。奥地利不得干涉把奥地利排除在北德意志联合会外。这清楚地表示普鲁士要推进德意志的统一要把奥地利赶出德意志。奥地利当然反对。9日德意志联邦议会以9比6的票数通过了反对普鲁士的方案。

太子腓特烈作为普鲁士公使表声明:联邦议会无权以这种方式对待它的成员并坚决要求解散联邦议会。

德意志联邦会出了最严厉的抗议。并请求法国介入调停避免战争。

当然奥地利这样表态只不过是走走过场他们并没有真的把希望寄托于法国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大家心里都清楚普鲁士已经和法国达成了默契甚至是秘密的协定。

果然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英法俄都沉默了。不管怎样整个欧洲在对中国问题上已经统一了方向。普鲁士、意大利和德意志联邦之间的争斗也许更有利于他们大胆放手的对中国作战。这样没有人能够有能力来威胁欧洲后院了。

1月11日德意志联邦已经分清楚了阵营。多数德意志王侯都愿意帮助奥地利。普鲁士宣布退出德意志联邦会。同时他们对黑森拿骚、汉诺威、萨克森等北部中小邦下了最后通牒限期4小时内拿定主意。要求他们接受普鲁士提出

的《联邦改革纲要》并且允许普军自由通过他们的国土。这些都遭到上述国王的拒绝。此时战争已无可避免。

与此同时奥地利相、外交总长勒克堡伯爵宣布内阁处于紧急状态。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约瑟夫布了全国动员令。

然而早有准备的普鲁士充分利用了境内的铁路网络军队已经集结完毕。

1月1日欧洲爆了战争。奥地利对普鲁士宣战。普鲁士、意大利同时对奥地利宣战。

1月4日普鲁士在德意志北部获得了战斗的胜利北部所有的邦无力反抗全部投降。汉诺威、萨克森等国的残军向南撤退。此时奥地利才完成兵力集结。但是奥地利并不是没有了胜算相反他们的胜算还很大。南部各邦还在支持奥地利汉诺威、萨克森还有战力。而奥地利已经做好了出兵相迎的准备她不仅仅调动了倾国之师而且还调遣了足以抵御意大利的兵力。因为普鲁士和意大利之间的秘密协定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

参谋总长毛奇再次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线的快捷实施战略输送使用先进的电报手段进行统一指挥从而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和外线作战所带来的困难在短短一周内将普鲁士的军队从北部集结到了南面奥地利的边境地区组成东线兵团。一共三个军团约9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老毛奇)为总参谋长。西线兵团5万人由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率领继续南下。而普鲁士的常备军总共只有6万全国一多半的兵力投入了战斗。

和奥地利的决斗还没有开始在北美终于传来红军久违的捷报。虽然这个捷报在欧洲人看来无关紧要可是薛福成却大喜过望强者总是受到尊敬的。

1月日呤唎、汉斯率领的中国太平洋亚洲分舰队抵达北美。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出现在唐城而是出现在旧金山。可惜的是他们来晚了汤姆的部队已经撤离了加利福尼亚。如果他们能早三个星期到达战局将不会一样甚至圣罗莎海战的结果都可能改变。

攻击旧金山的提议是汉斯提出的虽然已经知晓汤姆撤往了北方自己手中又没有足够的登6部队左右战局。但是汉斯坚持这么做关键在于唐城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治疗萎靡不振的士气。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为唐城防御入侵争取宝贵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