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95章 议定西去(下)(2/3)

扮装扮,换个样子,叫他们认不出来。”

程长老说:“可惜这次彭长老没来,要不然,以他的手段,定能办好此事。”

吴秋说:“大家不用着急。灵儿干这事儿也在行。”

众人惊讶地看着小灵子。小灵子说:“这个好说。你们只要管住丐帮弟子的嘴,叫他们别去乱说。”

徐长老说:“这是自然。除了这里的几位长老,其他人都不让他们知道。”

小灵子说:“徐长老,麻烦你去找辆马车,带棚子的。我明天大早就给大家化了装,天亮之前就赶到渡口去。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跟丐帮的人在起。”

徐长老说:“这个好办。我马上派可靠的人去找辆车,先停在附近隐蔽。明天早,你们到那里上车,不会惊动其他弟子。”

崔长老开口说道:“我去吧。”徐长老点了点头。崔长老把手里的木牌交给小灵子:“这是你的袋长老身份,你可要收好了,莫叫旁人捡了去。”小灵子接过木牌看了看,兴奋地说道:“放心吧。这是我的,谁也别想拿走。”

崔长老出去找马车。徐长老又派人按吴秋和小灵子所列的单子去置办东西。

几个人早早就睡了。这平安无事。

第天大早。天还没亮,小灵子就起来给大家装扮。

四个人披着黑斗篷,蒙着头,带上随身的东西,趁着,登上马车。除了负责赶车的崔长老和徐、程、孙三个九袋长老悄悄送行,其他人概没有惊动。小灵子把吴秋的大号斗篷从车棚里塞出来,让崔长老披裹了。崔长老便赶起马车,直奔码头。

最早的船已经停在了那里。四个人先后上了船。船上已经有了几个人,对这几个再普通不过的人,谁也没有过多留意。

见四个人都平安上了船,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崔长老赶上马车,向太原城里驶去。

此刻的小灵子是个年轻的,脑袋上裹着头巾,怀里抱个“孩子”。吴秋带着斗笠,粘着胡子,挑的两个箩筐里表面摆的都是瓜果蔬菜。倪帮主扮成了个衣衫光洁的员外,身体多病,偶尔咳嗽声。老叫花子倪鳅白毛巾裹头,半露着两条胳膊,瘦骨嶙峋,看就是个吃不饱的老农。

船上有好心人见有抱着孩子,便把软垫让给她。小灵子点头谢过,便去盘坐了。船家把船上仅有的把藤条椅子搬过来,叫多病的员外坐了。倪帮主边咳嗽,边道谢。

为了保险起见,徐长老还是安排程长老悄悄来到渡口岸边潜伏守望,以防万。程长老在那里看了半天,竟没认出来哪个是帮主,哪个是小灵子。就是吴秋和老叫花子看着体型有点像,但也不能确认。他心里嘀咕:“到底帮主他们登船了没有?”

又陆续有几个人上船。船家抬头看看,天已放亮,便解开缆绳,大声提醒道:“众位e官坐稳了,咱们开船了。”说罢,将长竿用力撑,那船便里了岸,向河心驶去。

程长老亲眼看着船走远了,才快步离开,回去找徐长老告知况。崔长老去城里把马车还了,也回到五丈窑台。

倪帮主走后,徐长老暂代帮主之位,接连做了几项安排:加派人手,打探北冥教和曾氏父子的动静;增设暗哨,加强五丈窑台周围的防布置;散布消息,谎称丐帮又有多人手来到太原。

孙长老、程长老和即将升为九袋的崔长老,见徐长老安排得如此周详,无不暗自叹服。

徐长老又私下和那三位长老商量,要不要派几个人暗中保护帮主。

崔长老说:“此议甚妥,只是须得做得机密些。我推荐楼烦的刘长老。他本在帮主他们西行的上,秘密调动不易被人查觉。”

徐长老点头道:“很好。你派人速去联络他。务必叮嘱,只能远远跟随,不能靠得太近,千万不能把帮主的行踪暴露了。”

“好。我这就去办。”崔长老转身往外走。

“等下。”徐长老把崔长老叫住,嘱咐道:“此事不能用飞鸽穿书,以免被人截获。”

崔长老其实已经想到了这个,点了下头,便走出窑洞。他找来了陈起子,叫他赶去楼烦通知刘长老,带人提前去黄河渡口附近等着帮主。

陈起子换了身镖局趟子手的衣裳,租了匹好马,马上出发赶奔楼烦。他是崔长老手下专门负责通报消息的,如何掩人耳目,如何抄近道,那都很悉。

从太原到楼烦,船走汾河是逆而上,因此前行速度比当小灵子他们来太原的时候要慢些。

到楼烦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吴秋、小灵子和真假两位丐帮帮主,混在人群之中先后从船上下来。

因为这里曾经来过,容易被人认出,又怕周围有北冥教或曾家的眼线,行人不敢在楼烦逗留。

小灵子便在码头继续找船。接连看了几条船,上面都空了,估计主人早已收了船回家歇着去了。

好不容易见到条小船上有人,小灵子上前问道:“船家,我们想去岚县,你的船能去么?”那人头也没回,只摇了摇头。

小灵子隐隐看出那是个老者,便说道:“老人家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