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04、锥心(2/7)

潭游泳,特别的凉快。

只是如今还不到夏季,天气不怎么炎热,那水潭背阴,很凉,楚玺嘱咐了一起来的女眷,想去玩水,可以,但千万不要下水,尤其是楚于岚三个,胆敢下水玩,那水的温度绝对能要了她们的命。

三位少女乖乖应是。

看过庄子整体后,眼见着三人露出面纱的眼睛,无一例外都是充满了新奇之色,楚玺惦记着她们的病,就让随行的丫鬟跟着她们,小心照看她们。

三人得了准许,立即撒欢似的跑了。

赵氏让几个做事稳重的丫鬟跟着,便和楚玺一同往庄子深处的那座住宅走去。

姨娘们和其余下人也是赶着马车一起去了,楚云裳将怀中的楚喻递给花雉抱着,就让花雉带小孩儿玩去了,她自己则准备先到处看看,避免接下来一整日的时间,别又出了什么事。

一干人就此分开来。

楚于岚三人常年住在懿都里,除了偶尔的出城踏青,她们哪里能来到这样的乡下?当即跑到田野边,低头去看那绿油油的麦子,还大着胆子摸了摸正在犁地的老牛,然后又跑到河边,伸手就想去抓河里游来游去的鱼。

正在河边洗衣服的女人们见了,都是笑,跟她们说,这条河里的鱼,煮起汤来,味道特别的鲜美,烧烤的话也特别好吃,小姐们中午要是想吃鱼的话,等我们洗完衣服了,就用树枝给你们抓一些。

三人听了,十分天真的问道:“不用鱼竿钓鱼吗?”

女人们笑道:“这里的鱼都有灵性哩,平常的鱼竿是钓不到鱼的,用树枝和鱼叉还可以。”

要是有男人在的话,直接挽了裤脚下水空着手去捉了,哪里还用得着什么树枝。

三人觉得十分新奇,一转眼见到河里好似还有小蝌蚪,当即一个个都叫着笑着跑过去看,然后嚷嚷着要捉一些带回去养。

跟着的丫鬟们一瞧,小蝌蚪们都在浅水,一群群的围聚在一起,很好抓,立即就有人先回去拿碗,剩下的人则蹲在河边,准备开始捉蝌蚪了。

正洗衣服的女人们见了,提醒道:“捉蝌蚪的时候,多捞一些石子和水草。这些蝌蚪可挑着呢,不是这条河里的水草,根本不吃的,宁愿饿死也不吃别地方的水草。”

说起这条河,女人们平常也很少能和村外的人来往,当即话就忍不住多了起来:“传说啊,这条河,是以前一个神仙下凡,无意中路过这里才有的。那个时候呢,这里还没山,也没水,更没这么多树,就光秃秃的一块土地,半个人都没有。那神仙一看,这里居然这么荒凉,当神仙的可不都是慈悲为怀嘛,他就伸手一指,‘噌’的一下,平地里起了一座小山;再一指,‘哗’的一声,九天之上的天河就被他引来了,这才多了这样一条河,然后慢慢的有凡人经过了,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才开始有人定居下来,再一代一代的传啊,就传到我们这一代……”

楚于岚三人出身楚家,从小都是接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儒家向来讲究仁义礼智信,楚家又是大家,教育十分正统,哪里能听过这样的故事?

别说这种神话故事了,就算是市面上常见的小话本,以及茶楼里演的段子戏,她们都是被勒令不能看的,除非是宫里开宴,或者哪个达官贵人家里请酒席,请来专门的戏班子唱传统的大戏,赵氏才会允许她们听一听,以免会被这些乱讲一通的世俗之物污了她们儒家学子的学识。

因此,乍一听到这样的故事,楚于岚她们都觉得非常新鲜,听完了有关这条河的传说后,就催促着让女人们多讲一些,她们听着也好过过瘾。

于是,等楚云裳走过来的时候,就见三个小姑娘蹲在河边,正手托着腮帮子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点点头瞪大眼作出一副恍然之态,显然对这里的神话故事十分满意。

楚云裳看着,见楚未琼的衣角都要落进水里,便道:“十妹,往后去一点。”

楚未琼听故事正听到兴头上,闻言低头一瞧,见自己的裙摆有些被河水打湿了,她往后退了退,然后就冲着楚云裳笑道:“七姐,我们在听故事呢,你也要一起听吗?”

楚云裳在近处站着,没有太靠近河边,闻言道:“你们听吧,别在河边呆太久,这里水太凉,寒气重。”

七姐是位医者,说的话都是要认真听着的,楚未琼点点头:“噢,知道了,七姐放心吧。”

楚云裳再看了看,丫鬟们已经捉好了蝌蚪,正在捞水草,想着多捞一些,看看能不能在侯府里养起来,省得水草吃完了,还要再来这里捞。

她再看了看,就转身朝着上游走,准备去看看前方那座小山坡。

有年轻姑娘见她要往山上走,不由喊道:“小姐,昨儿才下过雨,山路有些滑呢,您小心着点儿。”

她淡淡应了一声,沿着河道直往前走。

走得也不快,慢悠悠的,权当散步了。

楚未琼见了,转头就和八姐九姐道:“我们也和七姐一起过去吧。”

楚于岚皱了皱眉:“和她一起去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