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不灭秦国,绝不罢休!(2/3)

原因,曹操无法正面阻止魏军逼近,只能将四万多的兵马,聚集于金城一线,构建防御攻势,坐等魏军逼近。

初春之时,陶商率领着近十六万步骑大军,正式兵临金城城下。

陶商大军四倍于秦军,且士气高涨,占尽了优势,曹操却没有再撤退,而是选择了据城死守。

曹操也是没办法,雍州大部已为陶商所占,他即使是弃城而走,也只能逃往凉州。

而凉州偏僻之地,根本不足以支撑他跟陶商再战,况且陶商也不可能容他从容逃往凉州,必会再穷追猛打,凉州失守也是无法避免之事。

他曹操只有雍凉二州,若连凉州也失守,他这个大秦皇帝,岂不成了一个笑话,到时还能逃往哪里?

曹操别无选择,只有将他的全部家当,都押在了死守金城上,希望能守到陶商被冀州军情所累,不得不回师的期望上面。

陶商方面,虽然冀州形势吃紧,但他却对田单万分信任,大军也不急于攻城,而是步步为营的逼近金城城下。

同时,陶商又分出兵马,扫荡金城附近诸城,一点点把金城孤立起来。

七天之后,金城已变成了一座孤城,曹操和他的四万多兵马,被围在了金城方圆不足十里之地。

而陶商也很清楚,曹操麾下尚有马、庞德、许褚等大将,还存有近一万多的骑兵,自己光凭四倍之军,还不足以把曹操围死。

故陶商在围城之时,故意将金城北面不围,给曹操留下了出逃的希望。

有希望出逃,秦军就不会抱定必死决心,这样反而有利于陶商攻城,而且,陶商已在北面设下了埋伏,只要曹操敢从北面出逃,就等着落入他布下的天罗地网。

……

金城城头,曹操立于城楼之上,布满血丝的疲惫眼睛,凝望着城外连绵望不到尽头的魏军大营,不时的摇头暗叹。

多少次,他幻想着收到刘备大获全胜,攻下邺京的消息,然后看着陶商慌慌张张的率军仓皇逃离的画面

那个时候,他就可以长松一口气,率军趁势东进,收复失地,有朝一日,再重新坐回长安城的皇帝宝座上。

可惜,一天天过去了,魏军却始终没有撤离的迹象,而且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天雷炮,被耀武扬威的运入大营中。

曹操算是看出来了,陶商这是铁了心要灭他,绝不会再给他死灰复燃的会。

“陶贼啊陶贼,你真打算把朕逼上绝路吗……”曹操暗暗咬牙,拳头狠狠的捶击在了城墙上。

空有一腔愤恨也是无用,曹操愤慨了半晌,咬牙半晌,最终还是强行压制住了熊熊怒火。

深吸过一口气,曹操勉强平静下来,回头望向了身后众臣,沉声道:“眼下陶贼铁了心要灭朕大秦,竟不顾冀州有危,尔等有什么御敌之策,尽管道来吧。”

回应曹操的,唯有沉默。

不是他们没想计策,而是到了这般地步,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已束无策。

曹操眉头一凝,面露几分怒色。

这时,沉默许久的荀彧,只得站了出来,拱道:“陛下,魏军兵临城下,我军只有四万之众,且金城并非是什么坚城,死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以臣之见,眼下唯有弃城金城,退入凉州再做打算方为上策。”

退入凉州……

曹操身形微微一震,看向荀彧的目光中,平添了几分失望的眼神,却是沉声道:“凉州土地贫瘠,区区一隅之地,就算朕退了前去又怎怎样,何况,陶贼决心要灭我大秦,你以为他不会穷追下去吗?”

一句反问,把荀彧呛到哑口无言,只好摇头暗叹。

这时,曹操又抬指向北面,冷哼道:“就算朕要退往凉州,也只能从北面缺口突围,陶贼故意放着北面不围,半路上必定设有埋伏,朕要是弃城北退,岂非正中陶贼的奸计。”

这一番话后,荀彧恍然明悟,更加无话可说。

一片沉默中,有人出了一阵轻咳,曹操寻音望去,看到干咳之人,正是法正。

法正却并没有站出来进言,那般样子,显然是在暗示曹操自己有话要说,却又不敢开口。

毕竟,这个时候谁的献计若再失误,就等于是把大秦往死路上带,法正也不敢背负这样的重担。

曹操眉头暗皱,只得拂道:“到了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