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溯源(3/4)

回去。”琦儿回答。

“这么快就问出了口供!”祁佑年略微吃惊。

然而这是当前最要紧的事,祁佑年只能和韩克让告辞离开了馨华堂。纪二老爷自然也随同前去。

景华堂,纪晓棠和纪二太太面对着满满一桌酒席。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我还特意吩咐做了许多阿佑爱吃的菜呢。”纪二太太有些遗憾地道。

“正经事要紧。……大家都在京城。以后,总有机会的。”纪晓棠就说道。

“话是这样说,我看却未必。”纪二太太却不这样认为,“这里可不比在清远那般自在了。”

纪晓棠不语。

一桌子饭菜。自然不能浪费了,纪晓棠干脆吩咐下去,就将酒席都摆到了纪老太太的萱华堂。

“再留一留,万一一会你爹爹带阿佑他们回来……”

“他们绝不会这么早回来的。”纪晓棠却很笃定。

问出了王娇儿和江妙儿的口供,接下来要做的事才是最难的。

这一夜。京城中注定要有许多人失眠。

转天,就是风起云涌。

大朝会上,两位御史上本弹劾了几位朝中重臣,其中就包括了杨阁老、户部尚书郑勉,弹劾他们广聚田宅,与民争利,且有贪赃枉法之嫌。

隆庆帝吃了一惊,本想轻描淡写,将这件事就此揭过去,然而两位御史却丝毫不肯放松。紧接着又有朝臣说话。隆庆帝不得不接了两位御史的奏本,并说要着人调查。

御使大夫们的职责,就是弹劾人。只是隆庆帝在位,他体弱多病,性子淡漠,大权旁落于韩太后手中,所以御史们也大都偃旗息鼓,偶尔出来奏上一本意思意思,却也不会跟隆庆帝争竞。

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虽然少见。但计较起来却也并不稀奇。

然而,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正是这两封看似无足轻重的奏本,掀开了隆庆朝最严酷的一次争斗。

到了下朝的时候。纪二老爷还没有回来,只先打人来跟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禀报,原来下朝之后,纪二老爷和纪大老爷都被杨阁老给请到阁老府上去了。

这对于纪大老爷来说是件平常事。

杨阁老也经常邀请纪二老爷,纪二老爷却因为近来越忙碌的缘故,并不常去。

这一次。想来是杨阁老邀请的极为诚挚。

直到天色傍晚,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才联袂归来。

大家已经从纪晓慕那里知道了杨阁老被弹劾的事,纪大太太、纪晓莲几个都很担心,一见纪大老爷回来了,忙就询问。

纪大老爷说的轻描淡写。

“不过是御史大人们牙齿痒了,随便拣出几个人来磨磨牙罢了。”

“御史们的脾气,我也知道。可是往常,他们谁敢说父亲半个不字。”纪大太太却不以为然,她潜意识总觉得,事情要不妙。

不得不说,女人家的潜意识,有时候是非常准的。

“谁都有第一次。”纪大老爷却说,就比如说他也曾经被御史弹劾过,罪名就是不孝了。“这是他们闲的,老师说了,不必放在心上。”

纪大太太虽然心中依旧不安,但纪大老爷如此说,她也没有再说什么。

打了纪大太太和纪晓莲几个,纪大老爷独自到小书房中坐了。周围没了别的人,纪大老爷脸上那种浑不在意的表情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若是平时,御史们弹劾杨阁老或许还不算什么大事,但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人不能不多想。

回想着这些天杨阁老在他面前的言行,纪大老爷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对杨阁老言听计从,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没有自己的想法。

“那件事,真的是老师做的?不知道他这一次能不能逃的过去。”杨阁老逃不逃得过去,直接关系到他。

杨阁老屹立不倒,他可以继续依仗这位座师兼岳父,可万一如果杨阁老这次倒了,毕竟对方可是一位王爷,还有一位风头正健的小侯爷大将军,那么他势必会被连累。

“老师应该不会倒……”

正当纪大老爷还在猜测,甚至就要拿出龟甲来卜卦的时候。景华堂,纪晓棠和纪二老爷也正在议论这件事。

只是,父女两人讨论的侧重点显然与纪大老爷的不同。

纪晓棠在问纪二老爷,杨阁老都向他打探了什么消息。自从祁佑年会来。秦震开始调查科场舞弊案,而纪二老爷也参与其中,杨阁老就对纪二老爷表现出了更多的关切。

每次有机会请纪二老爷到阁老府去,杨阁老都会巧妙地打听查案的进程。纪二老爷自然也说了一部分。

即便不从纪二老爷这里,杨阁老也能从其他的渠道获得消息。

而且。还有一个纪大老爷。

“爹爹,依你看,大伯父陷的有多深?”书房中再无外人,所以纪晓棠问道。

纪大老爷也曾频繁向纪二老爷打探消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