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私欲(2/3)

过年的安排,纪大太太笑容满面地说道。

纪老太太哼了一声,似乎就有些不愉快。

纪大太太极聪明,立刻就反应过来,忙就描补:“只可惜三老爷不在京城。清远那里可脱得开身,不如就让晓慕带人去一趟,将他小叔接过来,一来跟老太太团聚。二来咱们这一大家子也可以聚齐了。”

纪大太太其实是个极周全的人,犯了这样的错误,根本的原因还是她根本就没将纪三老爷记在心上。她的一家人,还单单只是她这一房的。二房是在她眼前,纪三老爷远在清远,一时她就给忘记了。

纪老太太的脸色就缓和了下来。

“清远那边很多事,没有三弟不行。而且,三弟身上也有差事,等过了这个年。就得再出海。”纪二老爷就解释道。

“这也是三弟光宗耀祖,为国出力。”纪大老爷摸着胡须点头。

纪大太太笑着附和。

“我也多年没见过三弟,很想见他一面。他如今是出息了。”纪大老爷就跟纪二老爷说道。

“大哥要见三弟,只怕得等到来年年底了。”纪二老爷就道。秦震已经回京,等纪三老爷再次出海回来,应该有机会进京述职。

大家正说着话,就有小丫头飞跑进来禀报,说是清远来人了。

这是纪三老爷打人来了。

纪老太太的脸上立刻就有了喜色,忙不迭地叫人进来。

纪三老爷打进京的,是他的贴身小厮,随着他两次出海,如今已经是管事的铜钱。

铜钱本就机灵,跟着纪三老爷历练了这几年,越的干练非常。铜钱带来了三车的年货,另外还有家书。

家书是写给纪老太太拜年的,就被交给纪二老爷,当众念了出来。

纪三老爷在书信中除了问候大家,就是说了他在清远的情况。自从纪晓棠他们离开之后,清远并没有生什么太大的变化。而纪三老爷则十分忙碌,一直往返在清远、任安和万家村之间,比起清远,他在万家村住的日子更多一些,因为要做明年出海的准备。

纪老太太知道纪三老爷一切安好,就很欣慰。

大家听了纪三老爷的信,也都十分高兴。

铜钱不仅带了纪三老爷的年礼和家书,同时还带来了穆洪和沈氏的两车年货和一封书信,这更让纪二太太喜上眉梢。

纪三老爷和穆家送来的年货都很丰富,几乎样样俱全,似乎是觉得纪晓棠一家到了京城,也没有田庄,一切东西都要采买,所以将东西都齐备了送来。

不说东西价值如何,这份心意,就让大家心里暖暖的。

傍晚,纪晓棠在景华堂,反复看过了穆洪和沈氏的信,又将穆家送来的年货都一一看过了,纪二太太就和纪晓棠商量着要给穆家回信,往任安送些什么东西。

铜钱来的早,给穆家的年礼正好让铜钱给捎回去。

看着到了晚膳的时辰,长生跟着奶娘过来,纪二太太就放下手里的单子。

“等用过了晚膳。咱们再接着商量吧。”

纪晓棠自然点头应承,一面就吩咐下去将她的饭菜也摆到景华堂来。

“铜钱是谁招呼着呢?”纪晓棠又叫了个管事过来询问。

知道铜钱由管事招待着准备在前院摆了饭,纪晓棠略一思忖,就吩咐了下去。让人将铜钱叫来。

“他的饭也摆到景华堂来,就在我们这外屋里。”

“也好,我也正想再问他些话。”纪二老爷听了就点头。

一会的工夫,铜钱就被带了来,在外屋门口行礼。一双眼睛就左右瞧了瞧。

纪晓棠早将他的举动看在眼里:“这里都是自己人,铜钱,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铜钱立刻笑了,就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

绣儿过去接了书信,看信封上写着纪晓棠的名字,就捧给了纪晓棠。

“……老爷写给二老爷和三姑娘的,让小的悄悄的给三姑娘。小的还担心怎么给三姑娘递话,三姑娘就打人叫了小的来。”

“那时候忙忙的,不得说话,本来就要叫你过来。再问你些话的。”纪晓棠就道,一面拆了信封看信。

看着信,纪晓棠的脸色就阴沉了下去。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在旁边看着,心就都悬了起来。

“是清远出了什么事?”纪二老爷问。纪三老爷不想让纪老太太担心,因此出了事也不在拜年的家信中提及,而是另外写信给纪晓棠。这样的安排,纪二老爷是赞同的。

纪晓棠这个时候已经将信看完了,就转手递给纪二老爷。

“爹爹自己看,是万没有想到的事。”

纪二老爷满脑子的疑惑接了信,等看下去。他也变了脸色:“竟然有这样的事!?”

“是什么事?”纪二太太也诧异了。

“铜钱,这信上说的事,你可知道?是否属实?”纪二老爷飞快地看完了信,就抬起头来询问铜钱。

“回二老爷。这件事小的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