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那一夜,幼虎没了窝【三合一!】(1/7)
『:对昨晚的第二更说句抱歉,因为这一章我想应该连在一起。话说这一章,九千字写了九个小时,反复修改反复修改,实在是精疲力尽,我去歇一歇了……总之,第一卷‘幼虎’也就结束了。』>
————以下正文————>
当晚用过饭后,鲁阳乡侯便来到前院主屋,在供着历代祖先灵位的偏屋内翻找祖谱。>
出于好奇,赵虞也跟着去看。>
通过这份族谱他才确切得知,虽然他鲁阳赵氏对外宣称一脉单传,唯独到赵虞这一代才出现兄弟俩二人,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赵虞的祖父那一代,他赵氏就有三个男丁。>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赵虞的祖父赵祥,其实是三兄弟中最年幼的那一个。>
其余二人,鲁阳乡侯分别在他们的名字上方加了备注,一个写着‘临漳’,一个写着‘下邳’。>
且这二人的下方,可记载有子孙,论人丁兴旺,似乎还要比本家兴旺。>
只可惜等到赵虞要细看那些人名时,那部分族谱却被他父亲鲁阳乡侯拿了过去。>
见父亲神色不渝,赵虞很识趣地没说什么。>
不过心底,他还是很惊讶的。>
原来他鲁阳赵氏,单单近三代就有两个旁支,一个是临漳赵氏,一个是下邳赵氏,都是从他鲁阳赵氏分出去的。>
不过最让他感到惊讶的,还是他祖父赵详以家中最小的年纪取代两位兄长继承了鲁阳乡侯的名爵。>
赵虞猜测,可能在他祖父那一辈,兄弟三人为了继承家业发生了巨大的矛盾,最后他祖父的父亲、也就是他曾祖,将鲁阳乡侯的名爵传给他祖父,于是其余两兄弟愤而离家,至此分道扬镳,无不往来。>
赵虞觉得这个猜测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具体如何,尽管他知道父亲肯定了解一些,但看着父亲不渝的面色,他也不好追问。>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问的,毕竟都是至少四五十年前的往事了,知道他赵氏三支彼此关系恶劣就足够了。>
抛下心中的困惑,赵虞继续翻找族谱。>
经过仔细的寻找,父子二人确信族谱上没有一个叫做‘赵隅’的人,想来,应该是其他赵姓之人了。>
忽然,赵虞好奇问道:“爹,那个叫做童谚的人,有没有透露那个赵隅的情况呢?比如说,那人多大,是男是女,最关键的是,有没有画像?”>
鲁阳乡侯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是最麻烦的,那个赵隅,并没有画像。”>
“啊?”赵虞听得一愣:“不是谋反作乱的大罪么?居然没有画像?怎么会这样?”>
“我也不知。”鲁阳乡侯摇摇头。>
“那……年纪多大?”赵虞又问道。>
“不知。”鲁阳乡侯再次摇了摇头。>
赵虞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一个犯下了谋反作乱重大罪行的人,除了知道一个名字,其余长相、身世,朝廷居然一无所知?>
他皱皱眉问道:“爹,这个童谚……他真的是朝廷的人么?”>
听到这话,鲁阳乡侯还是摇了摇头:“我也不敢保证,不过他确实是拿出了梁城都尉的印牌……”>
“梁城?”>
“古时魏国的都城,当时称大梁的那个梁城,不是咱鲁阳北面的梁县。”>
“哦。”赵虞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这个童谚……感觉很可疑啊,他还会来咱家么?”>
鲁阳乡侯点点头说道:“今日告别时,他说他先去咱鲁阳的县城,找刘公问问情况,待过些时日再来拜访咱家,让我在家中等他,不得传扬此事,也不得给任何人通风报信,否则以包庇罪论处……”>
赵虞听得眉头一皱:“听这意思,他怀疑咱家?”>
鲁阳乡侯苦笑着叹了口气:“终归赵隅姓赵……”>
“天底下姓赵的人那么多……”>
赵虞不快地嘀咕了一句,但事已至此,纵使他父子俩心中抱怨又能改变什么呢?>
事实证明,那童谚似乎真的是朝廷官员。>
数日之后,一支据说从梁城而来的军队来到叶县、鲁阳两地,接管了两县的城防,对每一个进城出城的人严加搜查,同时,他们于两县境内的所有工点委派军卒,挨个搜查每一个难民。>
一时间,鲁阳、叶县两地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好在刘緈与毛珏两位县令立刻出面辟谣,表示朝廷派来的军队只是在搜查一名罪犯,这才平息了骚动。>
可尽管确认了那童谚的身份,但有一件事赵虞却始终无法明白:那童谚,连那赵隅的画像都没有,如何抓捕后者呢?>
更奇怪的是,那童谚何以确信那赵隅就躲藏在鲁阳、叶县一带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
最强教官在都市
战神至尊
仙家田园
穿越之绝世皇妃
灵猫事务所
万界武尊
空间印记之轮回
异能神医在都市
一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