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5章 东帝汶留学生(2/3)

时发掘了小古斯芒的才华,经过讨论之后,基金会与东帝汶教育部一致决定,对小古斯芒予以“破格录取”待遇。

原本又气又失望的老古斯芒,得知之后顿时喜出望外,当天就把这个消息传遍了全村,挨家挨户地跑过去显摆。

而小古斯芒,也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东帝汶第一批“林寒奖学金获得者”,坐上人生第一趟飞机,前往他梦想中的东方沃土……

毫无疑问,只要经过接下来最艰苦的三年奋战,这些拿到了林寒奖学金的少年,他们的人生就会彻底改变。

等回到家乡之后,他们的家庭势必将会摆脱长久的贫困,而他们自己,也会成为东帝汶最顶尖的人物。

由于载了一车的学生,客车司机不敢开快,用了好一会的时间,这辆车才终于接近了目的地青林县高级中学。

远远地,已经有热烈的声音传来。

一位东帝汶华裔教师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里拿着喇叭,朗声说道:“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抵达青林县中了。”

闻言,一车的东帝汶少年都纷纷激动起来,车厢里顿时有些喧闹。

“要下车了!”

“华夏!华夏!华夏……”

“安静一下。”

华裔教师拍手示意,然后接着说道:“青林县高级中学,是华夏最优秀的高中之一。从这里考到名校大学的人数,每年都有数百之多。”

“在这里,你们不用担心饥饿与寒冷,也不用为了生计与家人一并辛苦地劳作。这里有最优秀的老师,你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地获取知识……”

“当你们踏入校园的那一刹那,过去在你的身后,未来在你的手中……”

随着客车缓缓停下,窗外的声音也愈发热烈,青林县中的许多学生老师,赫然已经站在校门口夹道欢迎。

车上所有的东帝汶少年,耳闻目睹,胸中都仿佛有一股热血在汹涌澎湃。

“下车吧,同学们!”

……

在青林县中学大门旁边,林寒戴着一副墨镜,和吴项副校长站在一起,谈笑着闲聊起来。

“本来打算过两天跟你呢,没想到你今天自己过来了。”吴项校长红光满面,笑呵呵地说道。

林寒倚着车,笑道:“我以为我坐这个车也被人发现了,原来是奖学金的事,害得我好一激动。”

“这第一批奖学金获得者,学校一共接收了多少个?”

吴项说道:“一共16个人,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由于东帝汶的教育条件十分落后,所有华夏最顶级的那些名校高中,都不是特别乐意接收东帝汶的留学生。

像恒水中学之类,就只是接收了寥寥几个而已,而且这还是在吴项跑了好几趟,亲自游说的情况下。

也只有青林县中这种在百强名校里垫底的高中,才会由于国际交流较少,从而对这件事十分热衷。

加上又是林寒的母校,所以才一口气拿了16个名额,都可以专门开个小型留学生班级了。

当然,不管东帝汶有多落后,那也是“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青林县中可以说是狠狠出了一次风头,甚至还在央视新闻里露了脸,可把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给激动坏了。

林寒微微点头:“学校打算怎么安排这16个学生?”

“这个我已经事先安排好了,十六个人会分散插班,并且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几个专门的同桌。”

林寒有些奇怪:“专门的同桌?”

吴项笑着说:“就是在他们周围尽量安排一些性格外向、人缘出众的学生,好让他们尽快融入这里的学习氛围,当然也是好让他们更多地用中文交流。”

两人聊了一会,他随即问:“对了,你今天来学校是有什么事?”

林寒说道:“青南开发区的事情,您肯定已经知道了吧?”

吴项点了点头:“郭书记已经和校长说过了,据说在党代会举行之前,开发区计划就会正式公布。”

“那这段时间,学校准不准备搬迁?”

青南开发区的发展,是建设云州经济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改变整个华东地区经济格局的核心步骤。

只要充分发掘出云州市久置不用的先天优势,将之打造成堪比北上广的辐射中心,未来的汉北地区,就是托起万象的雄厚地缘基础。

而作为汉北地区最强势的名校,青林县中的搬迁,则是关乎青南开发区计划的重中之重。

只要县中搬过去,青南开发区立刻就会获得教育条件上的优势,为开发区的发展添上一把大火。

当地年轻人在选择安家之所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未来子女的教育环境。如此教育优势,必然会对人口流动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遍布华夏各地的火热学区房,就是最好的例证。

吴项缓缓摇头:“暂时还没有决定,近期估计不会搬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