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九章 紧迫问题(2/3)

,几乎就被划为内定的市场地盘,

没有五月花项目,想都别想!

但是,陈老板并不是利用这个项目来占便宜,

首先,五月花公司的立足点,就决定了一定会受到“正常”地方政斧的欢迎,而为当地做的贡献,也是实实在在的,

地方得到了发展,当地的老百姓能够受益,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好处,

也是合则三利的体现。

话说回来,陈老板主导成立五月花公司,也确实是为了能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

所以,他才会来到这里,看看在五月花项目之外,还有哪些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紧迫问题,

否则的话,完全没必要跑过来受罪。

通过跟陶桃的这一番交流,他暂且明白一点,

那就是,在这些贫困地区,你可以说没有任何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因为哪怕是贫困地区,这里的老百姓,至少生存权还是有保障的,

不像非洲或某些战乱地区,吃了这一顿,不知道下一顿什么时候才有,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但是,从发展权的角度出发,这里需要“立即”解决的紧迫问题就太多了,

单单这个学校里面,

一间像样的食堂,一座宽敞明亮通风,足够容纳所有学生,还要将男女生分开的宿舍,

必要的水、电,还有学生们应该有的图书,一个像样的体育场,以及配套的体育设施,美术课、音乐课,最好还能有一间小小的医疗室。

有了这些东西,这里才能算是一所完整的小学,这些同学们,也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为自己和家人的发展而努力。

陈阳想了解的,也是这些方面的东西,

当然,不是只局限在这一所小学,而是整个山区。

随着陈老板话术的一步步引导,陶桃也很快打开了思路,

“我觉得,这里的每一个村子,都需要一个大学生村官,

眼界决定思路,现在村里的老人们,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村子发展,如果能有一个大学生来到这里,帮助他们进行发展规划,我想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陈阳听了之后,轻轻点了点头,随即示意邹蓉记录下来。

虽说关于这里的发展,五月花公司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不再需要什么大学生村官去操心,

但是,能有一个具备一定视野,和基本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来领导村子与外面进行沟通协调,总归是件好事,

总不能都让木古老人这种村长来与外界沟通吧,到时候还得配个专门的翻译。

至于说有没有足够的大学生,来担任这里,或者更多贫困地区的村官,这点陈阳倒是不担心,

和支教一样,上面对偏远地区的帮扶工作,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其中就有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

最早是从九五年,江酥省实施“雏鹰工程”开始,到零四年的时候,全国大约有十个省区市,启动了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

这也是大学生村官的第一个阶段,

后来随着全国大学扩招,又全面取消了毕业生分配政策,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上面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恰好,这边是人才过剩,而另一边,却是严重缺乏人才,

于是后来上面便出台了一项政策,明确探索选聘品质优秀,能力合格的大学生,到基层农村担任村官工作,

又在今年,也就是零八年的三月份,上面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

这是第二个阶段,目前就处在第二阶段的尾期,因此大学生村官早已不是稀罕事,

当然,要等到普及,还要等到第三个全面铺开的阶段才能实现。

现在以五月花公司的特殊性,还有背后挂靠的主管单位是団委,

落实这里的大学生村官,并不是什么难事。

等邹蓉记录好,陶桃又说道,“我觉得,医疗很重要,这里的医疗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几十个村子,只有一个卫生员每天翻山越岭地给村民们看病,

一些小毛病还好,熬一熬还能熬过去,如果万一出现一些紧急状况,连个处理条件都没有,

不说增加卫生所和医生,那在每个村子里面,设置一个应急医疗箱,放在村委里面保管,是不是可以呢?”

陈阳轻轻点了点头,正色说道,“你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其实这个并不难,就相当于是一个家庭医疗箱,成本不高,但关键时刻,却能顶得上大用。”

陶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听卢哥说的。”

陈阳笑道,“你老是说卢哥说,看来他对这片地方,了解很深,而且也想了很多啊。”

陶桃立刻连连点头,满脸佩服地说道,“坦白说,我以前的偶像是超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