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羱羯羝(1/2)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对于『羯族』部落与『羝族』部落,赵弘润所知寥寥,当他问起的时候,羱族青羊部落的族长阿穆图便向赵弘润解释了一番。

与包括魏国在内的许多中原国家一样,羱族对于本族文化以及历史十分崇敬,并且热衷于向宾客讲述他们悠长的族群历史。

据阿穆图的讲述,羱族源于北方的草原,倘若说魏人印象中的最北方指的就是『北地』的话,那么,羱族人曾经所居住的草原,则是比北地更加遥远的北方,一片气候寒冷、昼夜温差极大的草原。

由于那片草原气候寒冷,羱族人在那里过着非常艰苦的日子。

也不知多少年前,就跟魏赵氏的魏人从陇西向东迁移一样,居住在寒冷草原上的羱族人,亦为生活所迫,向气候相对温暖的南方迁移,当时他们说选择的地方,便是魏人称之为『北地』的土地。

在北地,羱族人与当地的游牧民族融合通婚,逐渐繁衍出许多个氏族,这些氏族,曾一度成为韩国在北方的心腹大患。

这些氏族,统称为『胡』。

『注:胡人对“胡”这个称呼是认可的,认为这是一种尊号,我怀疑其实是“古月氏”。这与魏国称呼阴戎的“戎”是不同的。』

在那时候的北地,非常混乱,羱族人与胡人为了抢占水源丰富、牧草丰富的地段,曾生过许许多多的战争,论战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原。

而当时,古老的羱族人在胡人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将各个羱族部落中最强壮的战士聚拢到一起,由羱族人中最勇敢的勇士率领。与胡人交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而这支特殊的、专门用来与外族人动战争的部落,便逐渐地演变为如今的羯族人。

与温顺的羱族人不同,羯族人生性好斗。部落中每一名男子,皆是出色的战士,当初六王叔赵元俼提醒赵弘润莫小瞧阴戎时,所提到的全民皆兵的种族,指的便是羯族人。『注:鮺族这个称呼太生僻了,且正确的象形字也找不到,还是统一称作胡人吧,诸位知道一下就好,这段是查找的真实历史,不过是否准确我不保证。』

羱族、羯族、羝(氐)族、以及胡人,便是魏国与韩国北方境外最庞大的四个族群,同时也是中原国家视为外族的敌对方。

而赵弘润与他六王叔今日被款待的主人,便是羱族人中一支号为青羊的部落。

『青羊』并不是姓氏,而是部落的称呼,其意义相当于『魏』、『齐』、『韩』等中原国家的国号。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羱族人与羯族人都姓『允(怀疑是古字谐音)』,包括陇西那边的羌族,可能这是因为这些族群皆是遥远的北方草原向南迁移过来的原因,或许他们在更遥远的古时代,是同一个种族。

根据阿穆图的讲述,赵弘润逐渐了解,即便过了数百年,羱族人依旧沿用着他们古老的生活方式,过着好比是与世无争的日子。

事实上这一点赵弘润也看得出来,羱族人对魏人毫无偏见,他们热情而好客,并且给予魏人,给予这片三川之地曾经的主人以足够的尊重。

当然了,前提应该是魏国莫要企图夺回三川之地这片曾经的国土,否则,失却了生存之地,相信再是温和的羱族人,都会提上武器展开殊死搏斗的。

这一点。从当初羯族人的诞生就可以证明。

而相比性格温和的羱族人,羯族人对魏国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友善了。

羯族人生性好斗,据六王叔赵元俼所说。是一个自视甚高的狂妄的族群,他们将三川之地视为自己的地盘,不允许非自己族群的人踏足这里。

好比这次的交涉,羯族的大部落据说只有一支到场,其余的皆是羱族部落。

事实上。魏国在成皋建造成皋关,防备的就是这群羯族人。

『看来以往骚扰我大魏西北边境的,就是那些羯族人了。』

赵弘润心中已有数了。

平心而论,他并不像砀山营大将军司马安那样,刻板地仇视魏人以外的族群,说着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仿佛企图将天底下所有魏人以外的族群杀光。

在赵弘润看来,即便是外族中,也有可以深交的,比如热情的羱族人。

不可否认。赵弘润看待外族的态度,取决于这些外族对待魏国的态度,比如与魏国生过种种冲突,并时不时地骚扰魏国边境的羯族人,他觉得有必要给这些人一些印象深刻的教训。

三人聊到夜深,阿穆图将赵元俼与赵弘润二人带到了一间小帐篷内。

看得出来,这顶帐篷布置很相当用心,帐篷内垫着软绵绵的羊皮毯。

其实,青羊部落的人总共为赵元俼、赵弘润叔侄倆准备了两大两小四顶帐篷,可坏就坏在。他们并不清楚玉珑公主、芈姜、芈芮三女的身份,他们将女扮男装的三女,与沈彧等人一同视为了护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