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99 风中凌乱的孔捷和丁伟(2/3)

六旅独立团的缘由了,这真是一支让人火大,愤怒,又无可奈何的队伍。

“下令,向县城方向转移。”

依岭七五郎无奈下令,日军第四旅团主力开始慢慢撤出战斗,准备撤离。

这正是日军队伍强悍的另一点表现,他们从不会直言自己因为战败而败退,或者是撤离,他们认为那是对军人最大的侮辱。

他们对此常用的用语是“进行战略转移”。

事实似乎也正是如此,无论任何时候,日军规模队伍的后撤都是有序的,毫无混乱的,他们将强大的火力组织在断后的队伍之中,负责掩护主力部队有序后撤。

像是因为急着撤离逃命,就出现大溃败,甚至丢盔弃甲那样的慌乱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这一点在后世荧屏上倒是常见,可千万不要误解。

驾驶着九七十坦克的韩征从观察舱注意到日军开始出现撤离的迹象。

坦克的开进中,特别是在机枪和坦克炮火力一刻也不停歇的时候,内部的噪音是相当大的,彼此之间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谈。

所以,九七式坦克的内部成员在战斗的过程中过程中彼此的交流通讯使用的并不是语言,而是驾驶员眼前的信号灯,什么灯亮代表加速,什么灯亮代表减速,什么灯亮代表开炮之类的,相应指令可以通过驾驶员眼前的12个信号灯来传达,由车长使用操纵命令通信机下达指令。

但这也并不实用,因为驾驶员在驾驶的时候往往注意力无法分散,顾不上观察信号灯的变化。

在实际的战斗中往往由坦克成员中的车长在驾驶员的身后以各种方式拍打驾驶员的身体,例如拍打后背表示“前进”;连续拳击肩部表示“停车”;向后拉扯衣领表示“急停”;连续拍打背部表示“加速”等等,进行对坦克的指令操作。

只是此刻,坦克炮火力忽然停了下来,两挺九七式重机枪的声音也没了。

如此,坦克内部的噪音这才消停了下去。

虽然还是嘈杂,若是声音够大,还是可以传出去的。

眼见着日军部队开始撤退,急于阻拦的韩征开着坦克朝着日军撤退的部队追击,他同时大吼:“五号,开炮!”

王承柱无奈的喊声传来:“一号,我们没有炮弹了。”

“炮弹呢?”

“都打完了,咱们进来的时候就剩下那几十发了,其他的全被小鬼子用完了。”

“那就用重机枪。”韩征吼道。

“一号,重机枪子弹也打完了。”和尚摊了摊手表示无奈,要不然他的机枪火力绝不会停下。

“那就直接用坦克撞上去,碾死这群狗日的,不能让他们逃了!”

坦克在咯吱声中朝着开始撤退的日军阵营全速追击。

在侧翼指挥的李云龙同样发现了日军撤离的迹象,还看到韩征几人正驾驶着坦克正朝着日军部队全速追击。

老李立马明白韩征的意思了,他当即指挥队伍朝着准备撤离的日军追击,死死地咬住日军第四旅团撤离队伍的尾部,激烈的作战再次爆发。

在独立团战士们和韩征一行的全力拖延之下,日军第四旅团的撤离步伐被大大的拖延。

依岭七五郎气的脸色铁青,其实后面追击的队伍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远不如他第四旅团。

在他看来,这就像是一只狼在捕猎一只兔子,结果到了后面狼准备离开了,这兔子反倒急着眼扭过头来咬住了狼的尾巴。

这何止是不要命了,更是赤裸裸的羞辱。

难道你独立团就不明白,我第四旅团要是狠下心来,扭过头来就能把你们给全歼了?

不明白?

李云龙当然明白,韩征也很明白。

可这俩人都是胆大包天的主,此刻拼的就是气势,谁怂谁就得灭亡。

你日军第四旅团的确可以猛的掉过头来干掉我独立团,可你倒是试一试啊!这一来一回之间,时间肯定会被拖延,第四旅团逃不了被即将赶过来的八路军主力合围全歼的命运。

一个独立团换日军第四旅团。

怎么看都划算。

即使没怎么上过算术课的李云龙也明白自己赚大了,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追击。

事实证明依岭七五郎怂了,不可一世的一直追杀着独立团的依岭七五郎怂了,成了软蛋。

于是在整个对华战场上几乎绝无仅有的情形就这样出现了:

一支装备落后的只剩下不到千人队伍的八路军独立团,竟是一路追着数倍于自己的日军第四旅团打。

这样的战况简直是个奇迹。

躲在隐蔽之中狙击的特战队员们看得都发呆。

王根生愣愣道:“我听咱团长说,当年抗战爆发,打保卫战的时候,日军一个联队就能轻易击溃中央军一个军,可眼前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我眼花了吧?咱们独立团都能追着日军一个旅团主力跑了?要是这么算的话,咱独立团的战斗力岂不是比得上中央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