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9章 郑森来信(2/3)

又是一个清官,具体事务已经不需要他再监督,因此他已经在快马加鞭的返程中,预计年三十就可以回到京师。

第二封是登州水师游击郑森写来的。

自从六月份和叔叔郑鸿逵两人到登州,但今日已经半年了。这半年里,除了从泉州带来的一千水兵,郑森又在登州本地招募了两千人,其父郑芝龙答应朝廷的十二艘大船已经到位,郑森死缠烂打,多从父亲那里“偷”了四艘大船,一共十六艘大船,虽然比之荷兰人的三桅战舰差的远,但比建虏在辽东水域的水师强多了,十六艘大船聚在一起,正日夜操练,鼓声桨声呐喊声不断,郑森信心十足的表示,再有半年,等到明年秋天,登州水师就能有相当的战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登州水师前两年的粮饷都由郑芝龙负责,福建船舶司用市舶税做抵押,有儿子和弟弟在,郑芝龙对登州水师倒也是大方的很,水兵待遇、粮饷和一切用具,都等同泉州水师。

看完郑森的信,朱慈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提笔给郑森写了一封回信,信中除了勉励和赞赏,也提出了一些对水师的建设意见,并顺便提了一个人,那就是施琅。

施琅是水师大才,历史上投降满清,助满清收复了台湾,这一世的这一刻,施琅还只是其叔施福麾下的一个普通将领,虽然已经崭露头角,深得施福的信任,但在郑芝龙水军集团里,却还没有太大的名气。

施福,又名施天福,字昆玉,乃是施琅的族叔,是郑芝龙的中军都司和心腹。

郑森在登州组建水军,除了拉来叔叔郑鸿逵担任水军提督,也从泉州拉了不少年轻人,这其中就有施琅。倒不是郑森对施琅多看重,而是进京面圣时,太子亲口向他提过这个人,并且要他想办法将这个人带到登州水师,郑森虽不明白,但对太子的命令却是绝对遵从,回到登州后,就向老爸要人,所以很快的,施琅就成了登州水师的一员。

“令施琅到京师公干,我想见见此人。”朱慈烺在信中写。

……

第二日一早,朱慈烺进宫向父皇请安,呈上抄写好的皇明祖训,然后不等崇祯帝问,就跪在地上请罪。

案后的崇祯帝沉着脸,一边展开皇明祖训,一边冷冷问:“请罪?你请的什么罪?”

“逾越分际,擅用京营军情司,监控京师的粮商。”朱慈烺拜伏在地。

崇祯帝头也不抬:“为什么要监控粮商?”

“儿臣自从办了京惠粮行,心里首先想的就是如何稳定京师的粮价?而要稳粮价,都必须了解京师物价的波动和粮商们的往来,为此,儿臣命令京营军情司对粮商们进行了一些布控,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崇祯帝哼了一声:“除了粮商,还有他人吗?”

“绝无。”朱慈烺回答的斩钉截铁。

“军情司的人,要如何惩处?”崇祯帝问。

“照磨萧汉俊申斥,罚俸半年。”朱慈烺小心翼翼地回答。

崇祯帝原本缓和下去的脸色,立刻又变得严峻:“京师重地,除了锦衣卫,他人都没有情搜的权力,即便是锦衣卫,也得是在朕的同意之下。这点肤浅的道理,军情人的人难道不懂吗?罚俸半年就想轻松过关?事情泄露出去,你让朝臣们如何看待?”

“军情司是奉儿臣命令行事,罪在儿臣,儿臣愿替军情司领罪……”朱慈烺道。

“这个罪,你顶不了!”崇祯帝却打断他的话,冷冷道:“着革去萧汉俊京营军情司照磨之职,令选他人继任。”

朱慈烺心中发凉,但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叩首:“儿臣遵旨。”

脑子里急剧思索,如何在没有官职的情况下,令萧汉俊继续领导军情司?同时,继任照磨又应该用谁呢?

崇祯帝脸色缓和下来:“起来吧。”

“谢父皇。”

朱慈烺起身,小心翼翼地站立,等着崇祯帝的训斥,他知道,事情不可能就这么过去,果然,崇祯帝从眼前的《皇明祖训》开始讲起,太祖成祖的开国建业的艰辛,写皇明祖训教育后人的苦心,一直到太子的本分,洋洋洒洒,讲了足足半个时辰。

前世读史的时候朱慈烺就知道,皇明祖训是崇祯帝的盛典,崇祯帝时时用皇明祖训警醒自己,据说崇祯帝可以将皇明祖训倒背如流,今日一见,果然是如此。

而随着讲解的进行,崇祯帝已经完全进入到“父师”的角色里,而朱慈烺,自然要做出合格学生的样子……

半个时辰后,朱慈烺离开乾清宫,走出殿门时,他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嘴角露出苦笑。

我这个父皇啊,本质上就是一个文人,好为人师的脾气,比那些酸秀才们一点都不差。

想到军情司的事,不禁又烦恼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